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巴彦淖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蔡娜:回乡带领乡亲致富
内蒙古新闻网  16-05-30 09:51 打印本页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  
 

蔡娜在喂羊

  大多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就业,但后旗巴音宝力格镇蒙汉村九组的蔡娜却“不走寻常路”,毕业后回到家乡当起了“农场主”,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

  将300多亩荒沙滩改造成“金疙瘩”

  2006年,大学毕业的蔡娜和父亲商量后,放弃了在城里找份工作的打算,选择了回乡种地。回乡后,蔡娜说服父亲拿出家里的积蓄,承包了村里的300多亩荒沙滩,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可把荒沙滩改造成可利用的耕地谈何容易,蔡娜请来的好几批机械手看了荒沙滩后都直摇头。但性格倔强的蔡娜并不服输,重新咬牙高薪雇用了机械手和机具,开始了荒地整理。整整两个月,她在工地上跑前跑后地忙碌,人晒黑了,也瘦了,但没有丝毫气馁。尤其在工程竣工前的一个多星期,她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她的爱人杨乐山说:“看到她白明黑夜地忙,我很心疼,为了让她回到家里能多休息一会儿,我把做饭、收拾家的活儿全包了。”

  凭着这份执着与坚韧,封冻前,300多亩荒滩地的改造终于完成了。第二年开春后,蔡娜又四处筹措资金,开始修渠打堰、植树造林,改造土壤。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到2008年底,这些荒滩地全部变成了“金疙瘩”,亩纯收入达到500元。看着这些不小的收获,蔡娜欣慰地哭了。

  建立种养殖合作社,带动乡亲致富

  为了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蔡娜联系村里的几位种养殖能手建立了展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贫困社员免费提供棚圈,并每年组织机具,统一为社员翻地、耕地、整地、机播、机收,所产生的费用由村民种植的农作物秸秆抵顶,不足部分再现金支付。抵顶回来的秸秆进行加工粉碎后,合作社按成本价提供给社员进行养殖。此外,合作社还对社员分户养殖的牲畜进行统一防疫、销售,保证了社员的收益。“每年合作社都要为我们免费平整一次农田,为我们提供最优惠的农资和优质的饲料,还为我们做贷款担保。”合作社社员蔺兵说。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收割、统一加工、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分户养殖的模式,每年可为每户节约成本近600多元,极大地调动了村民们的入社积极性。如今,合作社社员已由起初的10多户发展到80多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蔡娜的引领下,展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效益也一天天提高。截至2013年年底,合作社固定资产已达830万元,年纯收入在50万~80万元左右,养殖规模达4000多只(头),带动贫困户100多户。2014年,展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旗级龙头企业。(记者 焦世聪 文/图)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净化文化市场
种植合作助力 农民...
孤独如斯
体验VR设备
法官“普法教育课...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一个人的“驿站”
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