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锡林郭勒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太仆寺旗:村民新语态 巧嘴说“五心”
内蒙古新闻网  16-05-30 09:59 打印本页 来源: 锡林郭勒日报  
 

  韩淑花承包了村里道路两边的林地,栽下了14000多棵樟子松、银中杨。记者李迎新摄

  嘎查村名片:新合村位于太仆寺旗红旗镇东北部,与正镶白旗接壤。总面积9.7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现有耕地2150亩,林地4797亩,可利用草场5000亩。常住人口96户、298人,2015年人均收入7800元。近两年该村借助“十个全覆盖”及扶贫攻坚工程的实施推进,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观,百姓生活幸福美满。

  敞亮的农家大院,新建的牛棚,方正的车库,喂牛的草料码在前院……还没进屋,未见其人就先闻其声:“呦,干部来咱家,我们农户乐开花。”进了屋,亮堂堂的三间大房,地擦得透亮,窗明几净。韩巧嘴在厨房忙着给来访的客人们烧水沏茶。

  韩巧嘴本名韩淑花,是太仆寺旗红旗镇新合村的村民,利落能干,大方乐观,尤其是一张巧嘴,见物成句,遇景发挥,凡是从她眼皮底下过去的事,都能编上几句顺口溜,说得头头是道。

  上午十点多,满屋子的欢声笑语,阳光也识趣地洒满了韩淑花家的炕头,这位土生土长的太仆寺人,从不吝啬用乡音表达她对生活的热爱。韩淑花说,正是现在生活好了,日子过得舒服了,才有心思琢磨用土话讲个顺口溜逗大家开心。她看看偌大的院子,敞亮的家,想着父母、公婆能健康长寿,儿子将来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心中难掩激动,一串“五心”套话脱口而出:“得到国家关心,老人们就开心,我们儿女才放心,干啥都有信心,日子咋过咋顺心!”

  今年45岁的韩淑花,照顾着70多岁的父母、公婆,供养着已经上大学的儿子。在韩淑花的眼里,上有老下有小是福气,孝敬公婆的她在村里是妇女们学习的榜样。对待老人她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一天三顿饭,四季换洗衣,甭管好赖,咱得笑脸给老人家端在手里,送到嘴里,让他们乐呵的过日子。”

  韩淑花不仅是家里的贤内助,“主外”的把式也让人竖大拇指。她和丈夫一改农户们种低产庄稼的营生,在自己家的6亩地里种药材,省时省力、收入还高,这些年积累了不少家底,用她自己的话说:“钩机一挠,钱挣一包,勤劳致富,花起钱来心里不发毛。”

  今年,韩淑花家又承包栽种了14000株树苗,银中杨、樟子松在道路两旁棵棵直立,但凡路过的人都得多看上几眼。韩淑花对承包种树的事很有信心,也经常调侃旗林业局的下乡干部“林业局长来种树,我们得好好管护”。她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几乎每天都和家里雇的植树工人们一起下地,挖坑、浇水、培土,事事干的像样,还不时大嗓门的讲几个幽默段子,惹得工人们直说:有她在可红火呢,回去都不想看电视。

  韩淑花和丈夫的乐观勤劳让日子过得惬意美满。这几年下来,家里添置了钩机、农用车、面包车,借助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去年又翻修了房屋,通了放心水,盖了牛棚。韩淑花边喂着小鸡边感慨:“你看我,院里养着大牛群,手里握着一卡通,前院有个小菜地,养点鸡种点菜,又逍遥还自在,活不多又不累,累了还有炕头睡。”

  虽然没有韩淑花一样的巧嘴,但新合村的老百姓们都在心里感念着这几年村里的大变化。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村里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观。如今,怎样让村民的收入再上一个台阶,怎样让30户贫困户尽快脱贫?成为村“两委”一班人最上心的事。

  目前,村里正在积极利用自身自然条件,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业项目。项目发起人15户35人,计划建设原始面粉加工车间1处,种植花卉植物100亩,建设蔬菜大棚5座,东沟山建设凉亭5个,修建上山栈道1000米,旅游沿线雕刻文字石雕等。村党支书李占东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新合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功能齐全,以旅游为主的服务性新农村。”(记者 贺玉萍 赵 宇)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净化文化市场
种植合作助力 农民...
孤独如斯
体验VR设备
法官“普法教育课...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一个人的“驿站”
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