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旗紧紧抓住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机遇,超前谋划,统筹实施,投入资金6.92亿元,全面推进嘎查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93个行政嘎查村(分场)、69个自然村和1100户分散居住牧民的覆盖任务。
村容村貌彻底改观
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中旗在牧区充分利用搬迁移民等项目支持,对生活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牧户进行收缩转移,集中建设新村安置,并完善了饲草料地节水配套、棚圈标准化建设等项目。在山旱区集中力量完成了空心村的“五堆”清理和危旧房屋拆除等相关工作,并对常住户院落进行整治。在农区以院落整治为重点,全面进行“五堆”清理和晾晒场规划,倡导“秸秆不进村,厕所和非标准化羊圈不迎街”“禽畜有圈、园地有栏、如厕有所、饲草有棚”。同时,新建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党支部12个,新建嘎查村活动场所43个、改建21个,并在中心村建立党小组活动阵地15个;实施危房改造6681户;实施街巷硬化377公里;集中新建德岭山镇乌镇村、川井苏木巴彦高勒嘎查、石哈河镇格日楚鲁新村、乌加河镇联丰奋斗村,并将这些村嘎查打造成为中旗新农村新牧区亮丽景观村。
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中旗坚持把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开展了乡风文明大行动、传统文化大讲堂等一系列宣传宣讲活动,不仅让农牧民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更让他们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截至目前,全旗各苏木镇(场)共设置文化墙180余处,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精巴媳妇、五好家庭、孝敬儿女等各类评比活动10余次,开展传统文化宣讲活动30余次。
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中旗注重将工程实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灌区,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积极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围绕肉羊、粮油等产业,培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在牧区,依托现有基础条件,积极发展现代家庭生态牧场,鼓励建成的家庭生态牧场向观光体验式“牧人之家”发展,引导农牧民发展牧家游、牧家乐。在山旱区,以旱作农业有机食品产业和肉羊养殖为重点,打造特色有机食品品牌。目前,石哈河荞麦、土豆,乌加河镇水果玉米等已成为了当地打得响的品牌产品。
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全旗打井517眼,并安装了管道及其附属设施,解决了6476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标准化卫生室13个,为48个卫生室配备了相关医疗器材;实施农网改造工程844公里,解决了2333户农牧户用电问题;新建88个便民连锁超市;实施“户户通”卫星广播电视10500套,项目实施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给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基层组织力量加强
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全旗新建、修缮12个党组织活动场所,进一步优化了广大农牧民党员开展集体学习、组织生活的环境,为嘎查村级组织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创造了条件。
同时,按照包联责任制,由处级领导分片包联12个苏木镇(场),全旗143个旗直(驻旗)单位对口包联嘎查村组,3500多名干部职工包户驻点,把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单位、细化到个人,充分发挥了基层老干部、老党员以及下乡驻村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动员群众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上下贯通、高效运转的包联工作机制悄然形成。(记者 樊学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