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蒙牛落实四个最严以“匠心关心放心”引领消费升级
内蒙古新闻网  16-06-15 10:0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6月14日,“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启幕,作为国务院食安办等17部门联合开展的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重要开篇,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亲自到场听取汇报并提出希望。

  乳业一直是历届食品安全论坛的焦点议题。当天还举办了“落实四个最严重塑中国乳业形象”的分论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监一司副司长王平、欧盟食品安全局前主席Patrick Wall、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以及蒙牛等领先的食品企业出席论坛,并为中国乳品安全献计献策。

  作为企业代表,蒙牛集团总裁孙伊萍在分论坛上发表了“匠心•关心•放心”的主题演讲,汇报和分享了蒙牛落实四个最严、引领消费升级的诸多有价值的实践。孙伊萍表示:“蒙牛是完整纳入到中粮的质量管理体系当中的。我们以‘国际化+数字化’的双轨战略驱动品质创新,通过层层的过程保障、体系保障等不断推动蒙牛自身的转型升级,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领消费升级,使得蒙牛在未来,能够成为和国际对话、在国际上领先的公司。”

  最严《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蒙牛开展全员行动,精读细研《食品安全法》,构建了横向覆盖全产业链,纵向强化“组织保障、标准建设、过程控制、评价改善、数字化保障”5个维度的矩阵式食品安全防护网。并与合作牧场、经销商等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从源头到终端全链条落实主体责任。

  2016年,婴幼儿乳粉行业的复苏将是中国食品安全登上新台阶的一个标志。今年4月,来自蒙牛旗下雅士利新西兰世界级工厂的原装原罐的超级α-金装惊艳亮相,为中国奶粉市场奉上国际品质的“新国货”,也成功登陆新西兰市场,揭开了蒙牛进军海内外市场的序幕,以国际品质为中国婴幼儿乳粉行业的复苏打了一剂强心针。

  在中粮的质量管理体系之下,蒙牛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引入法国达能和丹麦ArlaFoods,使蒙牛品质逐渐接轨国际标准。达能不但帮助蒙牛酸奶业务的提升,从设备引进、工厂生产审查乃至到人员技能的培训考核等也全面协助支持。2014年,达能旗下“碧悠”品牌酸奶开始在蒙牛马鞍山工厂生产,也说明蒙牛工厂的生产线通过达能领先的全球运营标准审核。在源头上,蒙牛与丹麦ArlaFoods合作成立了中丹乳品技术合作中心,借鉴丹麦牧场管理的经验,制订符合中国现状的牧场标准化操作规程SOP,提升中国牧场主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技术,蒙牛来自规模化牧场的奶源比例已经达到100%。

  6月16日,作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唯一官方乳品合作伙伴”,蒙牛高品质的牛奶、酸奶,以及定制冰淇淋等将在园内一系列位置享有综合品牌呈现。这是蒙牛通过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从产品创新、工厂生产、社会责任等层层极其严格的审核之后,在全球顶尖的国际平台上值得期待的亮相,意味着蒙牛已经赢得更多国际伙伴的认可。

  与国际化战略并重,蒙牛在数字化领域也率先布局。从2013年开始,蒙牛大规模推动内部的系统改造,尤其是引进最先进的数字化系统。在国内,蒙牛是第一家实现LIMS系统和SAP系统高效协同工作的企业,从原辅料采购、生产制造过程到终端提供智能化、系统化的品质保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蒙牛建立了数字化的“食品安全质量实时监控平台”,这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数据看板覆盖到蒙牛的牧场、生产工厂和销售大区,能够实时监测每一环节的食品安全状况。在产品追溯新领域,蒙牛亦率先布局尝试构建一包一码“可追溯+战略”,致力推动行业实现每一包乳品的精准追溯。

  孙伊萍认为,“食品安全的定义可能正向前延伸到营养安全的层面。消费者不仅仅关注食品安全,更关注营养健康。产品的天然性、高蛋白含量,包括个性化定制将成为乳品消费主流。乳品品牌在营养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也要关注消费者需求,这也是重塑品牌的关键。”蒙牛与美国名校UC Davis持续推进“营养健康创新研究院”的战略合作,已经在基于大数据的人群分析、基因定制等营养安全领域抢先布局。

  孙伊萍表示:“蒙牛要做有温度的品牌,除了继续用匠心成就高品质的乳品之外,我们还希望更关心消费者正关心的,通过美食、运动、娱乐三大幸福平台与消费者更多沟通互动。专注营养健康,每一天每一刻为更多人带去点滴幸福,让国人对中国奶放心,因蒙牛而多一份幸福。”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最美道路
清格尔泰先生塑像落成
手绘青花瓷
内蒙古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五月五·庆端午——“五彩粽子”香包迎端午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内蒙古远程放牧牛羊 互联网科技助力牧民美好生活
• 包头实施大学生集聚计划 未来5年吸纳20万人
• 从朋友圈“集赞换礼品”看诚信
• 未来3—5年包头交通规划出炉,立体交通时代即将到来
•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 内蒙古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专题推荐
聚焦2016内蒙古两会|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报道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 【专题】十三五蓝图
• 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 “一带一路”上的内蒙古色彩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