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 考验学子真能力
内蒙古新闻网  16-07-14 11:0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每年暑假,各大学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获取新知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那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究竟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呢?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锻炼能力提升品质

  随着暑期的到来,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文化艺术服务团即将出发。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他们精心编排了一些贴近基层生活的文艺节目,到周边的农村牧区开展巡回演出。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12级机械自动化专业的乌恩和几名同学则选择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家企业实习。乌恩说:“这样的社会实践让我们有机会将课堂学习的理论付诸实际,使我们深入认识了机械生产及加工流水线流程。”

  而内蒙古大学希望支教社的成员何鹏燕则打算继续去给周边教育资源短缺的农村小孩上课。之前,她曾经多次在假期到农村支教。她说:“现在周边还有一些农村的孩子上学环境艰苦,师资也较缺乏,我们这些志愿者们看着很心疼。之所以选择经常到农村给孩子们上课,就是希望给他们带去爱心和知识,哪怕对这些孩子们有一点点益处,我都觉得很开心了。”

  记者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抱着两个目的:锻炼能力、提升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打交道,能够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些社会实践的确存在困难和危险,但大学生们能积极面对并解决,逐渐锻炼出坚韧、顽强和有爱的优良品质。

  直面问题不言放弃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的杜丽娟老师从事学生工作多年。她说,确实有很多学生在假期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然而,也发现一些问题,总结起来有两类:

  存在走过场现象。一些大学生更愿意把暑假时间花在补习班或者出去旅游上,他们把社会实践活动视为学校的一种摊派任务,为了完成任务,拿到相应学分,一些学生选择找关系盖个章了事。也有部分学生虽然参与了社会实践,但是由于在实践中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经常是虎头蛇尾,为了实践而实践,一旦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

  不注重能力培养。从实践内容上看,一些学生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是最简单、最不具知识和技术含量的一些服务性工作或体力劳动,这类实践的成效仅限于参与,没有能力的多重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如果学生年复一年进行上述同质化活动,很容易扼杀他们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学教联动注重实效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种种现象,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大学团委校园文化实践部部长冯时,冯老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不论参与学校组织的暑期调研,还是到所学专业的对口单位实习实训,大学生们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这是让他们提前接触社会和认知社会的好机会,参加任何一项实践都是有意义的;

  如果打算进行社会实践,放假前就要明确实践方向和定位,按需择业,才能有实质的收获。如果是以团队形式,则要经过前期对实践地的调研,按需组队,或找一些跟自己专业相关的项目,这样能提升社会实践的实质效果。而从学校层面来说,实践活动在时间分配上具有集中性,在空间分布上又有分散性,这就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要加大对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完善指导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拓宽社会实践的途径。此外,学校要完善考核机制。要告别考核唯实践报告是从,“虚假”实践、形式主义等问题,必须要量化指标,比如:出勤、工作表现、团队合作、实践报告、单位反馈等,按比例计入总分。在评价方法上,还可以采取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学校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减少考核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暑期实践考核的准确性和公信度。(见习记者徐跃实习生苏要乐)

[责任编辑 吴钰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呼和浩特迎来强降雨 市民出行受到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内蒙古扶贫重要途径
蓝天绿野,有一种悠扬叫长调!
查看马铃薯长势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禽兽五旬男连续5年强奸妻侄女
•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论坛(2016)”在呼和浩特召开
• 青少年文明上网倡议书
• 内蒙古完成727.8万亩草原虫害防治 挽回牧草直接经济损失6550.2万元
• 成吉思汗大火锅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 呼和浩特迎来强降雨 市民出行受到影响
• 阿斯哈图冰川石林: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秀丽,泰山之雄奇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