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阿旗降雨量异常偏少,为近十年同期最低,农田草原受灾严重。旱灾时刻牵动着阿旗各级领导干部的心,全旗迅速启动抗旱三级应急响应预案,想尽一切办法,整合一切资源,及时调拨抗旱救灾专项资金2000万元,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打响抗旱救灾攻坚战。
坚持先保生活、再保生产的原则,将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放在首位,解决好受灾群众急盼、百姓急需的口粮、饮水、就医等问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针对持续严重的旱情,阿旗政府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积极筹集资金,千方百计保障人畜饮水安全。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启动实施了总投资5680万元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127处,目前已完成投资1280万元,新建、改造饮水工程26处,有效解决了2.5万人、5.6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立足当前,该旗积极筹措资金新打人饮机电井86眼,保障4.73万人的饮水安全,对无水源条件的12个嘎查村实施跨区域调水,解决3760人无水吃的问题。在水源工程投入使用前,对一些无水缺水嘎查村,采取购置抗旱水桶、拉水车等措施,确保解决群众吃水问题。
坚持政策引导、群众自救的原则,加大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群众自救力度,引导鼓励灾区群众克服麻痹思想和等靠要思想,因地制宜,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最大限度降低了农牧业损失。在农业方面,对机电井、水库等水源统一调度管理,合理分配农田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细化综合田管措施,最大限度使受灾地块少减产、高产地块多增产,在7月中旬前土壤墒情转好时,因地制宜,选择性抢种翻种荞麦、“60天还仓”谷子、燕麦等作物。同时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年内在7个农区乡镇新建日光温室2000亩、400栋,力争入冬前投入使用。积极做好保险理赔,协调承保公司对全旗107万亩投保农作物进行旱灾损失鉴定,及时开展理赔工作。在牧业方面,组织草业企业供应受灾群众,近期调运抗旱应急饲草料2万吨,组织农区和中南部牧区开展短期育肥肉羊20万只,鼓励和引导群众加快肉牛肉羊出栏,提高生产收益。协调旗内6家食品加工企业增加牲畜屠宰量,满足全旗肉牛肉羊出栏需求,最大限度提高就地转化率,降低旱灾带来的损失。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救大灾的思想,采取有力措施保成果、减损失,全面打响抗旱救灾攻坚战。力保重点区域绿化成果,加大对今年436万株新造林的抗旱浇水力度,对今年以前实施的重点区域绿化苗木进行扩穴筑埂、浇水和覆膜保湿,对因旱死亡的苗木进行清理、补植,对今年1.73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和9500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行浇水抚育;积极推进劳务输出,加大有组织输出和培训力度,力争年内实现劳务输出5.2万人次以上,实现增收6.3亿元以上,并开展3000人以上劳务输出特色培训,在加强向大连、天津、青岛等地组织劳务输出的基础上,发展东北三省、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劳务输出基地,年内确保有组织输出劳务2000人以上,确保群众另辟蹊径,有效增收。
据了解,去年8月至今,阿旗遭受严重干旱灾害,截至目前,全旗14个苏木乡镇、2个办事处全部受灾,共计受灾6.58万户、18.48万人;因旱需救助人口12.2万人,其中饮水困难人口7.4万人;受灾农作物面积195.8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39.4万亩,绝收面积63.9万亩,因灾未播种耕地面积41.1万亩;受灾草牧场面积814.2万亩,饮水困难牲畜达159687头只,死亡羊20169只、大畜1361头;水库干涸2座,断流河流3条,干枯机电井1246眼。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1亿元,其中农牧业损失达6.75亿元,基础设施损失1603万元。 □赤峰日报 驻站记者 姜淑娟 张祥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