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斥资500亿 内蒙古建北方绿色生态屏障
内蒙古新闻网  16-07-15 13:06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黄河、辽河、嫩江等河流的上中游或源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保护和边疆繁荣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要求,内蒙古要大胆地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内蒙古发改委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内蒙古投入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300亿元,将10.1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完成绿化面积615万亩。经过不懈努力,2015年,内蒙古森林覆盖率达到21.03%,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44%,生态环境状况实现“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

  内蒙古发改委主任包满达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内蒙古完成了《内蒙古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总体方案》和核算试点方案;制定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建立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体系,组织476家企业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力争到2020年,内蒙古森林覆盖率达到23%,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高到46%以上,基本形成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此外,内蒙古正在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据悉,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耕地红线划定在盟市层面有序推进;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分解到盟市、旗县;基本草原红线已完成划定;林业“四条红线”(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红线)划定工作全面启动。完成《内蒙古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总体方案》和核算试点方案,在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资源资产实物量核算账户试点;在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试点填报矿产能源和土地资源实物量变动表。在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草原),赤峰市、兴安盟(森林),巴彦淖尔市(耕地),牙克石市(水资源),乌拉特后旗(矿产资源)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试点,出台了自治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施方案》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制定《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编制《自治区完善草原确权承包试点工作方案》,在鄂托克前旗等10个旗县开展试点。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体系,组织476家企业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建立水权交易机制,在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开展跨盟市水权转让试点;制定《自治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方案》,开展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与北京市、包头市与深圳市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内蒙古有关部门了解到,为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架构基本形成,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设立牵头部门抓总、细化目标抓实、做好规划抓长、严格考核抓严”的总体思路,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十三五”时期,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文明发展道路,按照“六个结合”工作原则,开展12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10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8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13项重点推进工作。

  为抓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落实,内蒙古成立了由政府常务副主席任主任,分管副主席任副主任,26个厅局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统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研究出台了《2016年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点》,重点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环境治理和保护重点工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赵杰 张鹰)

[责任编辑 吴钰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内蒙古扶贫重要途径
蓝天绿野,有一种悠扬叫长调!
查看马铃薯长势
多彩假期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论坛(2016)”在呼和浩特召开
• 内蒙古完成727.8万亩草原虫害防治 挽回牧草直接经济损失6550.2万元
• 成吉思汗大火锅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 呼和浩特迎来强降雨 市民出行受到影响
• 阿斯哈图冰川石林: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秀丽,泰山之雄奇
• 九届自治区党委第十二轮巡视各巡视组全部进驻
• 英雄的回响——让我们一起聆听《嘎达梅林》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