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林西县遭受了近十年来最为严重的旱灾,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00万亩、绝收面积73万亩、草牧场受灾面积182万亩,全县受灾人口12.1万人,初步估算旱灾造成经济损失7亿元。面对灾情,林西县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Ⅲ级响应,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开展抗旱自救。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及时抢种翻种,扩大饲草作物面积。抓住7月11日出现降水的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调运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燕麦等饲草种子235吨、化肥256吨,完成抢种翻种25.3万亩。设立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通过政府奖补一块、产业基金解决一块、群众自筹一块,支持引导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对使用基金的受灾农户和贫困户,政府前三年予以贴息。年内计划发展设施农业5600亩,目前,十二吐乡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开工建设,其他园区正规划设计,8月份开工建设。实施“减羊增牛增驴”工程,与赤峰农商协会合作,进行短期育肥养殖。
全力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提高重点区域绿化苗木成活率。加大正在运行的355处安全饮水工程维护力度,确保不出现饮水困难问题。投入资金3800万元,新建改造安全饮水工程111处,现已建成安全饮水工程84处,保证了17652人、2.6万头只牲畜安全饮水。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和造林方式,进一步细化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投资385万元,增加浇灌用工581人次,新增水车4辆,购置抗蒸腾剂320件、地膜212袋。完成重点区域绿化所有新造乔木覆膜,通过喷洒抗蒸腾剂、挂营养液等措施,确保苗木成活率达85%以上。
多渠道弥补群众损失,做好特困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吸纳356名受灾群众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就地就业,每日增加劳务收入100元。完成656名受灾群众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2361人次,实现稳定就业2287人。协调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尽可能延长受灾农户尤其是贫困户贷款期限。督促保险公司对55万亩参保农作物尽快进行受灾统计、定损和理赔。逐村逐户排查,摸清生活困难人员底数和生活状况,及时进行临时救助。提前下拨低保、五保等生活补助金300万元,发放方式由半年发放改为季度发放。新建幸福互助院8处,引导鳏寡孤独等受灾农户和贫困户入住互助院。□赤峰日报驻站记者 郭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