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一带一路 > 热评一带一路 正文   
世界因“一带一路”而更美好
内蒙古新闻网  16-09-07 09:3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世界会更美好吗?西方有些国家认为,不会。因而出现反全球化思潮,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乃至极端思潮蔓延。全球化何去何从?世界何去何从?人类面临十字路口。

  而中国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是的,世界会更美好。原因之一,是有了“一带一路”倡议。世界因为“一带一路”而更美好。

  “一带一路”提出3年来,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对世界产生了多重影响。

  第一,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指明方向。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投资实体经济而非制造金融泡沫,成为国际共识。发达国家搞再工业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再工业化等无果而终或遥遥无期的情形下,“一带一路”倡议就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最可行、最有影响的国际合作倡议,引领了世界经济走出低迷、振兴国际和区域合作的大方向,也给全球投资者带来了希望。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使顺周期下形成的巨大产能和建设能力走出去,支持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利于稳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第二,世界纷纷向东看,学习中国,走符合自身国情发展道路蔚然成风。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持积极态度,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而发展起来,其他国家也正在走出对西方普世价值和华盛顿共识的迷信,开始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三,确立了继续推进全球化的信心,打造包容性世界经济。如今,西方发达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不足40%,不再是全球化的主要发动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成为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供给侧。建设“一带一路”,中国欢迎各方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参与到合作中来。“一带一路”不是一条,而是很多条,大家都有份,它是开放的、包容的。

  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的看法,经历了一个由观望到响应的转变。过去3年,“一带一路”成果出人意料地多,国内外积极性出奇地高。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自信与自觉,感染、吸引着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入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合唱之中。

  当今世界,许多人把美好期望寄托在中国,寄托在“一带一路”身上。“一带一路”让世界更加美好。(王义桅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二人台现代戏《老牛湾》火热开排
“小药箱”全覆盖
节水灌溉新技术助力农业增产增效
无人机护林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表情】“周末大舞台”好戏等您来!
• 李纪恒:强化忧患意识 提高政治警觉 牢牢掌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主动权
• 包头市达茂旗发放草原承包经营权证4081本
• 快讯 李纪恒书记为啥牵挂今年的维稳工作?
• 【重大项目新突破】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9万公里
• 内蒙古局地高温破极值 阿拉善大部地区重旱
• 以路治沙的翁牛特模式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