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深入推进政府预决算公开,倒逼沉淀资金盘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每一笔钱都要花在明处、用出实效。”5天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修文介绍,中央现有119个预算部门中,今年除了涉密部门以外,104家都提请了全国人大审议,这些部门预算都将依法公开。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不涉密的政府部门公开预决算,就是把自家账本摊开给群众看,一切不合理的开支都将暴露在阳光下,从制度层面给权力上了一把锁,有助于遏制腐败和浪费。换而言之,预算的公开与否,不光是花多少钱、怎么花钱的问题,也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透明政府、阳光政府的重要举措。
需要强调的是,预决算公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公开是为了透明,透明为了更方便群众监督。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公开账本时,不妨少些专业名词,多些通俗易懂,让老百姓看得懂,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让加诸在权力上的这把锁更加牢靠。(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