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7年全国两会 > 评论解读 正文   
下大力气减少“法律白条”
内蒙古新闻网  17-03-14 00:0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2016年各级法院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共受理执行案件614.9万件,执结507.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31.6%和33.1%,执行到位金额1.5万亿元,同比上升54%,“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法院判决执行难问题由来已久。在一段时期内,有的当事人赢了官司,却因无法执行让判决书成了“法律白条”。“法律白条”损害了司法裁判的权威和公信力,助长了不诚信的不良社会风气。

  猛药去疴。各级人民法院向执行难全面宣战,无论是从自身“开刀”,解决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问题,还是制定财产保全等司法解释、与多个部门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这套“内外兼修”的“组合拳”招招击中执行难“软肋”,让失信被执行人惯用的“走门子”“躲猫猫”“死不认账”等伎俩逐渐失灵。

  措施直击要害,效果立竿见影。除了受理执行案件和执结案件数量大幅提升外,2016年还有689万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被公之于众,628万人次被限制购买机票,229万人次被限制乘坐高铁。失信惩戒措施,让失信被执行人“飞不起来”“走不出去”“招摇不了”。

  成绩单越厚,越是要看到前路之长。要清醒认识到,“老赖”公然漠视法院判决,有个人道德和守法意识缺失因素,有人财物查找认定难因素。而执行难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各种干扰,以及执行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更须重视。

  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没有“一剑封喉”,唯有横下一条心,加快执行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执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执行救济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继续完善规避执行反制机制,构建起完整健全的执行链条。要尽快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督和联合惩戒机制,合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和“信用中国”建设进程。(新华社记者 姜伟超 周勉)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周末大舞台” 就看二人台
【现场】我为植物做“名片”
【定格】建好税务系统法制基地,点赞!
【定格】首府集中销毁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三家央企联手打造“超级工程”——G7京新高速公路
• 《内蒙古日报》开通Twitter账号 让世界爱上内蒙古
• 奔跑吧,内蒙古!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答记者问
• 一张快递单泄露全家信息?如何避免“快递单诈骗”?
•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内蒙古有啥实招?
• 李纪恒布小林看望我区报道全国两会的媒体记者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