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一带一路 > 热评一带一路 正文   
借力一带一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内蒙古新闻网  17-03-15 08:4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建设已成为了我国全面发展的关键与动力之一,而“文化走出去”是这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旨在重塑中国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借力一带一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介绍给西方国家的民众,让国外的民众了解汉语的魅力。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借力一带一路,加强文化交流项目的针对性,根据当地的风俗、审美习惯等因素,善于把握中外文化的汇合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演出及文化交流的内容,更好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借力一带一路,发挥贸易平台的带动作用,做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将我国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动力。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借力一带一路,发挥地缘优势,让更多的中国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走出国门,成为国外观众、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载体。

  我们相信,在政府强有力推动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将更稳健、影响将更深远,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田斌)

[责任编辑 吴钰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二人台现代戏《老牛湾》火热开排
“小药箱”全覆盖
节水灌溉新技术助力农业增产增效
无人机护林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表情】“周末大舞台”好戏等您来!
• 李纪恒:强化忧患意识 提高政治警觉 牢牢掌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主动权
• 包头市达茂旗发放草原承包经营权证4081本
• 快讯 李纪恒书记为啥牵挂今年的维稳工作?
• 【重大项目新突破】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9万公里
• 内蒙古局地高温破极值 阿拉善大部地区重旱
• 以路治沙的翁牛特模式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