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爱心储蓄银行”:提升社区精气神韵
内蒙古新闻网  17-04-14 11:13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向阳街道安居社区是松山区的老居民区,辖区里有十几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楼房。随着中心城区的北扩西移,现在的安居社区呈现了“三多”现象:旧楼多、鳏寡孤独老人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社区党总支针对辖区“三多”这一实际,高点定位,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该社区拓展关爱领域,精心设计志愿服务活动载体,建立了社区“爱心储蓄银行”这一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为深入开展关爱帮困、便民利民、环境整治、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提供了平台,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新风尚,提升了社区精气神韵。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完善。社区在服务中心大厅开设“爱心储蓄银行”专柜,凡是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居民都可以到“银行”开户。“银行”给每位储户发放“爱心储蓄存折”,建立和完善储户档案,详细记录储户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联系方式、个人特长和服务意向等基本情况,并根据储户特长组建了关爱帮困、社区文化、科普教育、便民利民、环境维护、治安维稳、邻里互助、医疗保健等8支志愿服务队伍。统一管理使用“爱心储蓄存折”,对储户存折每月汇总登记1次。每季度集中检查一次活动台账和存折记录,并抽样走访服务对象,将储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情况每月向社区居民公示1次,让社区居民群众了解储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情况。为调动社区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爱心储蓄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激励党员群众奉献社区、服务群众,建立互助时间评比奖励制度。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累计1小时得到一颗“爱心币”,积累5颗“爱心币”,领取一份20—25元生活日用品;积累10颗“爱心币”,领取一份40—45元生活日用品;以此类推领取相应的生活用品。

  引领志愿服务质效提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爱心储蓄银行”的社会效应,该社区建立健全了详细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统计表。“爱心储蓄银行”自启动以来,常态化开展“四关爱”贴心服务。志愿服务队伍对辖区15户空巢老人、“三无”人员、残疾人家庭进行“一助一”、“多助一”的关爱帮扶,帮助他们代购物品、义务清扫、上门免费理发、心理疏导等。开展专业志愿服务进社区。依托区直有关业务部门志愿服务组织的延伸,结合“六进”社区活动的开展,积极协调辖区企业、机关、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和社会组织,为居民免费提供舞蹈培训、消防安全、健康知识等各类培训和讲座,使志愿服务走进更多居民的生活中。他们以重大节庆日为契机,定期服务与自主服务相结合,实现“爱心储蓄银行”志愿服务长效化。在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期间,“爱心储蓄银行”结合节日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讲座、免费体检、走访慰问、邻里互助、义务清理城市“牛皮癣”等志愿服务。同时,社区将每月15日作为志愿活动日,以家庭和楼院为单位,由“储户”依据实际自行开展亲情陪护、居家养老、代购代买等各种专业性、自主性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爱心储蓄银行”累计筹集资金5万元,共开展救助帮扶活动50余次,救助困难党员、残疾人、失学儿童、孤寡老人80余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5期,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800多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2人。

  带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好“爱心储蓄银行”,要让群众“点赞”。志愿服务的对象是居民群众,只有针对居民多元化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爱心储蓄银行”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受益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开展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社区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总结活动开展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查找存在的不足,明确发展方向,通过外建制度,内修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惠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使“爱心储蓄银行”的群众基础更加夯实,服务队伍更加壮大,用广大志愿者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记者 张启民)

[责任编辑 巴菊媛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二人台现代戏《老牛湾》火热开排
“小药箱”全覆盖
节水灌溉新技术助力农业增产增效
无人机护林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表情】“周末大舞台”好戏等您来!
• 李纪恒:强化忧患意识 提高政治警觉 牢牢掌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主动权
• 包头市达茂旗发放草原承包经营权证4081本
• 快讯 李纪恒书记为啥牵挂今年的维稳工作?
• 【重大项目新突破】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9万公里
• 内蒙古局地高温破极值 阿拉善大部地区重旱
• 以路治沙的翁牛特模式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