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庆祝自治区成立70年  >  报道云   
【撸起袖子加油干·城市文明新跨越】包头,何以成就文明城市“四连冠”?
内蒙古新闻网  17-05-24 23:0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包头市植物园

  在4月上旬召开的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包头所作大会发言引起关注,中宣部领导评价:包头是边疆城市,确实名不虚传。无论城市规划建设,还是今天的文明水平,都首屈一指。

  2005年,包头跻身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之后3次通过复审,成为连续四届保持文明城市称号的仅有的2个地级市之一。

  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个老工业基地,何以能获得文明城市“四连冠”?

  包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盖连玉表示,通过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内涵,包头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宜居和谐的气质日益凸显。

  打造“崇德向善”之城——

  “好人就像空气和水,无处不在”

  立夏,黄河边仍有丝丝凉意。河面两艘快艇上,五星红旗和“王三黄河救援队”的旗帜迎风飘扬。

  “虽然是枯水期,但这石头坝一下去就有2米多深。有放生的,孩子们去捞,很危险,总得盯着喊着。”尽管如此,今年从开河到现在,王三已救起4人。

  王三本名王金清。从17岁至今的29年中,已从黄河中救起200多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自治区道德模范和感动内蒙古十大人物。常年在冰冷的河水中救人,王金清的腰腿和胳膊都落下了毛病,经常被疼痛折磨,但却没动摇他救人的信念。

  在他的影响下,家里、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救援队伍中,让他觉得踏实:过去就我一个人,跳水的人远了,很可能救不上来。现在救援队已有正式队员13人,参与的有二三十人了。”

  从包头南部黄河向北,走进中国兵器北方重工特种机械厂,“尽责圆梦·诚敬北重人模范榜”上,展示着“镗刀大王”戎鹏强、数控尖子王士良等一批行业顶尖能手的事迹。

  “在北重,血液里一直流淌着兵工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红色基因。”30岁就成为自治区和全国劳模的戎鹏强这样理解“诚敬”两字:只有敬畏产品,敬畏岗位,才能出精品。

  在镗工岗位33年,通过“摸听看量”,戎鹏强成为超长径比管体深孔加工领域的最强音。一根头发丝是6丝,产品允许误差为3丝,而他的误差达到1丝甚至半丝。

  今年“五一”节,钢城命名一批“包头工匠”。此前,还授予包钢等26家企业“百年老店”称号。“这是包头推进诚信之城建设的又一措施。”盖连玉介绍,包头市大力推进道德之城、诚信之城和志愿之城“三城”建设,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建设道德之城,以“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大力选树先进典型,道德模范、最美军工人等评选活动已成品牌化、常态化,并出台一系列先进典型帮扶礼遇办法,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把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文明创建各环节,渗透到生产生活各方面;建设诚信之城,突出制度化建设,建立征信信息平台,实施多部门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和“红黑榜”发布制度,大力保护和促进老字号、老企业振兴发展,厚植恪守信义价值理念,涌现出戎鹏强、卢仁峰、菅瑞军等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大国工匠;建设志愿之城,率先在自治区颁布了《包头市志愿服务条例》,成立首家志愿服务学院,把志愿服务纳入文明城市、村镇、单位、家庭、校园等各类创建考核中。目前,全市志愿者人数达38.3万,占全市人口的17%。

  坚守孝道31年,唤醒植物人养母的全国道德模范朱清章、52年传承雷锋精神的中国好人陈文学、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的最美乡村检察官张章宝……在钢城大地,可爱可敬之人处处可见,可歌可泣之事不胜枚举,一个个包头好人用自己的实践让道德的力量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对此,盖连玉深有感触:“60载风雨历程,20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之路,老城包头,民风淳厚,好人就像空气和水,无处不在。”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李中锋]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迎端午 亲子乐
【定格】纪念“5·18国际博物馆日”:缅怀革命先烈
【现场】拆凉房建绿地 中山西路更宜居了
【表情】精加工秸秆 变废料为宝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旅游局副局长郭丽萍因严重违纪被行政撤职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 李纪恒对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5.17火灾作出批示 全力扑救 尽快灭火 切实防止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 呼市一男子点燃柳絮引大火 青城公园约15棵松树被烧毁
• 小学生画地板画 喜迎十九大
• 布小林赴呼伦贝尔市指挥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5·17火灾扑救工作
• 内蒙古连接东北地区首条高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