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赛:近日,在脱贫工作交叉检查中,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中部某县一名年轻干部竟“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小骏,对这事你咋看?
小骏:干部与群众血肉相连亲如一家的,常有;为蒙混过关给贫困户家庭“装儿子”的,还真是少见。
小赛:脱贫攻坚可容不得如此“演技”,那一声“妈”’叫得再饱含深情,群众也不会接受这个弄虚作假的“假儿子”。
小骏:是啊。50年前焦裕禄那句“我是您的儿子”有多让人感动,50年后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装儿子”式造假就有多让人恶心。话虽然都一样,但语言背后的真情实意却是天差地别。
小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弄虚作假的“假把式”,显然难以得到群众的“真理解”。一声充满着欺骗与假意的“妈”,叫得老太太变了脸,气得小姑娘撇开了头,不仅被抓了个现行丢了脸,更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那份真心。
小骏: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与其到百姓家中“装儿子”,不如去做百姓的“亲儿子”。把那些贫困百姓当自己的父母,经常到老百姓家中去听听他们想什么,有什么困难,拿出“洪荒之力”来帮助百姓早日摘掉贫困的帽子。
小赛:的确。脱贫攻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全面小康,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尤其越到后期,剩下的全是“硬骨头”。难度越来越大,更容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分浮夸。脱贫攻坚要出成果、见成效,就必须把工作作风和各项制度不断压实。
小骏:对。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就不能搞“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地”;该派驻扶贫工作队的,就不能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该实话实说的,就不能搞“数字脱贫”“摆拍脱贫”。
小赛:说得好。每一位党员干部都一步一个脚印按照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划部署来,不浮躁、不拖沓,同心同力,全情投入,真抓实干,这类“装儿子”式戏码才能真正失去“舞台”。
(内蒙古客户端记者 安华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