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一个个战略政策支持,一项项“真金白银”投入,沐浴着党中央的深情关怀,一个开放、包容、自信、活力的内蒙古引人瞩目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是让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感到格外温暖、难以忘怀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各族草原儿女的深情牵挂踏上了内蒙古大地。
在伊尔施镇74岁的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家中,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坐炕头,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一家人的生活。“快过春节了,知道你们有困难,特地来看望你们。”看到郭永财等群众住房还比较困难,他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排出时间表,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
总书记的殷切关怀和热情话语,如阵阵暖流涌进在场每个人心里。
70年来,内蒙古的民生冷暖,党中央时时记挂于心。
历史不会忘记——自治区成立、全国解放后,党派了大批医疗队深入蒙古包,为缺医少药的农牧民治病。有牧民给刚出生的孩子取名“纳敏夫”(意为党的儿子)。
历史不会忘记——2004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得知生活在河套地区的几十万群众常年饮用砷、氟超标的地下水,出现多种病症消息后,立刻作出批示,要求一定要解决好群众的饮水问题。几年间,国家投入上亿元在河套地区实施改水工程,纯净的饮用水流进了河套人的家园。
“每当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总是及时为我们破解难题,指明方向。”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齐义军说。
历史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这片沃土就成了新中国发展战略布局的重点之一。仅“一五”时期,国家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工厂、修建铁路的基建资金就达11.39亿元。
历史不会忘记——1981年,中央书记处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作,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历史不会忘记——1996年10月23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确定沿海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省区的具体安排,其中北京对口帮扶内蒙古。此后,北京与内蒙古之间进一步加强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横向联系,北京市从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等各方面给予内蒙古帮助和支持,全区各族人民合力攻坚,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历史不会忘记——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继1992年之后,再次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工作跨世纪发展作了部署。国家对内蒙古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建设支持力度加大,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加快发展。
历史不会忘记——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横跨“三北”的内蒙古被列入“西部”行列。紧接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内蒙古东部也进入战略实施区域。我区紧抓机遇,2002—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8年居于全国第一位。
历史不会忘记——在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的关键时期,2011年的6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为内蒙古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内蒙古走进前列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历史不会忘记——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内蒙古要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内蒙古以三项改革的一马当先引领全区各项改革的万马奔腾,让改革成为加快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得益于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内蒙古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7万公里,居全国首位;锡盟至山东等4条特高压外送电通道开工建设;民航机场增加到24个,位居全国前列……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生命线”和“加油站”。
乘着扶持政策的“东风”,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瞩目,人均预期寿命已升至75.8岁;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覆盖城乡、层次齐全的现代化办学体系;经济规模实现了“蝶变新生”,生产总值由自治区成立之初1947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8633亿元,增长了642倍。
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一项项民生措施为内蒙古奏响富民强音:去年,内蒙古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7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09元。通过实施精准扶贫,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70年,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难以胜数。“这些成就都是在党领导下取得的,是党的的民族政策在内蒙古的成功实践,诠释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94岁的退休干部李晋藩老人深情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