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沟渠里,赤脚跳进去,混着冰碴的水刺骨难忍。一镐头一铁锹,每疏通一截沟渠,头顶的星斗就隐匿了一些,等天光放亮,人们的双腿已经麻木得抬不起来了。
这是深刻在70岁的谷思林记忆里的场景。每年回春时,隐隐作痛的膝盖骨便是最直接的“提醒剂”。还有很多向他一样年纪的人,被风湿性关节炎侵蚀的举步维艰。
四月的无定河,流经乌审旗这一段,已是春水潺潺。旁边的稻田里不时有野鸡“扑棱棱”地飞起,落在另一片稻田里。灌溉使用的沟渠七横八竖,不知在哪个地方与无定河“对接”。寸把长的水稻秸秆和有些泛青的芦苇,是无定河村每年春天都几乎一样的风景。
但今年不一样了。横平还是竖平?平整一亩地多少钱?路什么时候开始修?机械什么时候进入?涉及多少户人家……一大早,一群人站在田埂上热烈地讨论着、比划着。
“沿着无定河沟湾,我们今年计划平整1000亩土地,涉及5个社400户人家,土地平整后安装灌溉设施,还是用无定河的水浇地,但人不用受罪了。我们会征求村民意见看是租给经济人还是农牧业公司,这样既可以规模化作业提高水稻产出增加经济收入,又能解决劳动力短缺导致土地收入微薄的状况。”无定河镇党委书记王广平说,他正带着人在这里部署工作。
“以前都是小块组合,张家1亩,李家2亩,还有的夹在其中只有几分地,每年春天挖渠就耗费不少人力。大型机械根本进不去,种的时候完全依靠人力或牲畜,人扛着镐头翻地,小毛驴拉着犁种,秋收时也是人割驴拉。要是能把土地平整了,不管是自己种还是承包出去,都挺好。”谷思林补充说,他对镇里的做法持赞成态度。
而一进入河南村九社,便被一座拱形的大门所吸引,上面写着的“寨子人民感谢党”的红色大字,与不远处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小院形成一种呼应。
一座座覆膜大棚在春日下闪着灰绿色的光,大棚里一条条黑色的膜带等待着苗种的植入。隔着一条土路,几个工人在一大块平整过的田垄里焊接、安装,不时迸溅闪亮的火花。
“去年种了4个大棚,全是西瓜,虽然比预期晚了几天,但一个大棚还是收入了6000多元,今年准备再多种几个,比以前种玉米的收入高多了”。满身是土刚从大棚里钻出来的谷正峰笑着说,这几天他正在准备倒西瓜苗,但是收到了镇里发的寒潮天气预警,便决定暂时缓一缓。
“你们不要耽误农时,该干啥干啥,种完了就整拾这条土路,以后人家来收咱们的农产品,必须得有条好走的路。”王广平临走时特意嘱咐该社社长冯殿忠。
“我们正月十六就开始焊接大棚了,活儿最多时每天需要27个人,每个大棚需要将近一吨的钢材,光我们这个焊接点就接了300多个大棚的活儿。”冯殿忠指着眼前一堆堆闪着银光的钢材说,焊接好的大棚被运往邻近的村社。有了它们,今年的蔬菜、瓜果便会错峰上市,价格也能翻几番。
今年,无定河镇打算争取节水灌溉项目1万亩、土地整合项目1.5万亩,新建蔬菜大棚700栋,培育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户83户,并计划通过“全国有机食品示范镇”认证。
计划定了,虽然还没有春耕春播,但在王窑湾村,沿途的田垄里,已经码上了土丘状的农家肥。
白革子和妻子正在大棚里移蔬菜苗子,“看,这个水萝卜都有手指头粗了,很快就能卖了。”白革子喜滋滋地拨开一簇嫩生生的叶子。去年,他的大棚均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
而在王窑湾村的村委会,一群身穿迷彩服的农牧民坐在教室里,来自山东寿光的教师正在讲授“庄稼缺铁、锌、钙的表现是什么,肥料不是越多越好,怎么做肥料发酵菌”……农牧民聚精会神地听,认认真真地记。
这里是全旗的新型农牧民培育基地。“这期有120多人参加培训,通过理论教学+田间课堂+实践观摩的方式,真正提升农牧民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和对病虫害防治及绿色防控能力。”王窑湾村支书朱志中介绍道。
“今年,我们准备种19栋蔬菜大棚发展村集体经济,但是缺乏技术指导,正好有这个培训班,讲的内容都是和我们相关的。就赶紧报名来学了,我们学了再回去给村民教。”正在现场参加培训的排子湾村驻村干部韩晓莉,快言快语。
在无定河镇,干部行动紧密,农牧民干劲十足,处处草长莺飞,一眼望去都是你追我赶的热闹劲儿。此时,没有比“忙”更贴切的形容词了。春来了,忙的就是一个好年景。(记者 张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