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锡林浩特市重视发展老龄事业,特别是老年大学的建立和各项文化体育运动的开展以及养老体系的不断完善,让“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这一发展宗旨掷地有声,老年人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夕阳红似火,晚霞更醉人。电子琴初级教学班学员正在接受专业教师辅导,这里的学员大多是银丝白发,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1岁。锡盟老年体协业余老年大学教务处主任敖登高娃说:“每次看到满头白发的老人来上课,我从心底敬佩他们。年轻人应该更多地从长者身上学习他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据敖登高娃介绍,锡林郭勒盟老年体协业余老年大学成立于2016年,设有声乐、器乐、太极、民族舞蹈、书法、摄影等多门课程,至今共招生1000多名。为锡市的中老年人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近年来,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中老年体育工作,本着满足老年人日常文体活动、兼顾中小型赛事和适当超前的设计理念,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1.6万平方米的锡林浩特地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并于2015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此作为活动载体,开展了多项全市、全盟、全区乃至全国性的体育赛事。健身运动日趋活跃,形成发展热潮,各级老年人活动组织不断健全,老年体协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丰富多彩的老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老年体育事业发展有声有色、充满活力。
据市老年体协主席赵世忠介绍,目前全市老年人口约4.2万人,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有2.6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3%。市老年体协是市委政府联系老年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全民健身是老年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市围绕为老年人做好服务,积极通过骨干队伍的带动和各类活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参加全国各地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由2013年30%的老年人参加率发展到63% ,大大推进了一步。
据了解,锡市现有公办养老福利机构1处、牧民养老园区1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处、在建全区最大的民办养老机构1处(设计床位4000张),现有养老床位7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6张,逐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水平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都将有较大提升。(朱媛丽 黄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