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为什么花儿红似火——赤峰市双拥人物事迹拾萃
内蒙古新闻网  19-11-25 14:55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自1991年以来,赤峰市已连续八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一美誉,创建成功次数在全国名列前茅。近年来,赤峰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期赋予双拥工作的时代内涵,在开拓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的双拥工作新路子。双拥之花遍地绽放,全市军民向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进军的冲锋号角嘹亮吹响。

  10月18日,红山区解放街康复中心创办者包宝臣、松山区振兴社区党委书记兼“红色兵站”站长李静、松山区“老兵驿站”烧烤店老板邢宇等9人,被自治区评为模范退役军人或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10月21日,全国双拥办副主任王忠诚来赤峰调研,专程前往解放街康复中心和“红色兵站”实地考察,对他们的事迹给予高度评价。

  在今年8月全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上,赤峰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市长生效友提出:“新时期,要面向基层大力培育新型双拥典型代表,不断夯实基层双拥工作基础,进而推进全市双拥工作向好、向新、向纵深发展。”自今年1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以来,赤峰市更加注重双拥典型人物的培树和双拥人物事迹的挖掘,全市呈现典型人物不断涌现、先进事迹层出不穷的双拥工作可喜局面。

  医疗拥军,“拥”来几多热泪滚

  红山区解放街坐落着一幢绿色的三层小楼即红山区解放街康复中心,每天吸引着数百名全国各地的患者来此就诊。康复中心创办者、退役军人包宝臣,除以精湛的康复技术服务广大患者外,还发挥康复中心规模大、科别多等优势,并为社会提供了80余个就业岗位。在建立之初资金紧缺、事务繁杂、各项规章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就推出了一系列退役军人优惠政策:凡是退役军人前来就诊,凭借退伍证就可以免收挂号费、押金等;对于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一律先看病、后付钱;针对享受优抚待遇的重点优抚对象,一律由康复中心前期垫付所有医疗费用,待患者康复出院后,再到医保部门进行集中报销;对报销后支付剩余费用仍然困难的退役军人,进行酌情减免。康复中心推出的“惠军”之举在全市引起热烈反响,并迅速“走红”全国。

  患者纪学秋是一名参战退役的重点优抚对象。由于部队营房潮湿,他服役时患上了腰腿疼的毛病,每逢下雨阴天便疼痛难忍,这些年各大医院没少跑,中药、西药没少吃,可病情仍然没有好转。今年5月18日,纪学秋慕名来到康复中心。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康复中心为他量身定制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纪学秋腰腿疼得到了极大缓解。出院后,纪学秋心里忐忑不安:住院三个月没交过一分钱,这一结算还不得是惊天数字啊。孰料,缴费通知单上显示的金额只有区区百十元,这让纪学秋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除去优抚医疗报销的金额,结合纪学秋家庭贫困的实际,康复中心再次为他减免了50%的费用。康复中心每年免费救治家庭贫困的退役军人近百人,仅这一项开支,累计金额就达60万元。康复中心还为辖区65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体检、健康咨询、发放医疗项目服务包、上门义诊等特色服务,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多次受到市、区两级卫健委的表彰和奖励。

  生活拥军,“拥”来颗颗激动心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全心打造的特色生活拥军方式走上了赤峰市双拥工作的舞台,成为赤峰市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的又一重头戏。松山区振兴街道振兴社区“红色兵站”是继南京“红色兵站”之后,全国第二家双拥服务站。兵站所在的振兴社区辖区总面积约0.3平方公里,居民5066人,其中退役军人85名,年纪最大的93岁。振兴社区党委书记李静了解到,辖区退役军人较多,且楼房均为老旧的步梯楼,上下楼十分不便。针对这一实际,“红色兵站”与辖区124家超市签订了“选、购、送”一条龙服务合同,并将日常商品的价格等制作成卡片,发放给辖区内每一位退役军人,有需要时只要拨打卡片上的电话,商家立即无偿送货上门。“红色兵站”这一举动得到社区一片赞誉,大家纷纷奔走相告,并将退役军人“点菜”、超市“上菜”称之为“私人定制”。

  为回报“红色兵站”为老军人们的倾情付出,一些身体相对健康、有过战争经历的老兵们自发组成一支红色宣传团,结合自身经历,常年深入辖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园进行义务宣讲,传递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较好成效。目前,红色宣传团已由最初的9人壮大到22人,宣讲次数达30余次,受教育人数超过10000人。为更好地服务辖区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和军烈属家庭,“红色兵站”结合实际,先后组织居民、退役军人成立了“红色维权服务队”“红色助老服务队”“红色助困服务队”“红色讲堂服务队”“红色文化体育服务队”“老兵之家志愿服务队”“红色就业创业服务队”7支红色服务队伍,提供信访维权、卫生清理、理发、上门义诊、就业指导等服务。今年6月,“红色兵站”引起中国退役军人杂志社的关注,他们对兵站的事迹进行挖掘整理,并以《红色兵站里的军民情》为题作了报道。

  倾情爱民,危急关头敢舍身

  8月11日深夜,松山区五金机电城附近,一辆越野车与一辆大货车追尾,载满货物的大货车被撞出十多米远,越野车头遭到重创,燃起熊熊大火,驾驶员和一名小男孩被困车内。出门归来的松山区“老兵驿站”退役军人邢宇开车途经此地,见此情景二话没说飞速冲向正在燃烧的越野车。在车门变形无法打开的情况下,邢宇忍受着烈火炙烤的剧痛,使出浑身力气拽开车门,将司机从驾驶座位上拉了出来。当发现后排还有一名小男孩时,他急忙向路边群众呼救,并在一名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将已昏迷的小男孩救了出来。几十秒后,“嘭”的一声巨响,越野车瞬间变成一堆废墟,两条生命在邢宇的奋力救助下脱离危险。退役老兵邢宇火中救人的壮举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中国社会报》等媒体予以报道。受这些双拥典型人物影响,赤峰市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为人民立新功蔚然成风。赤峰金达金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模范退役军人曾庆国与病魔顽强抗争,在自身“站”起来后,立志让村民富起来,先后捐款300余万元,在农村修公路、建学校、打水井,始终奋战在扶贫济困第一线……

  今年“八一”期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赤峰电视台开办了寻找英雄栏目,一大批建国前老英雄登上电视荧屏,亲身讲述战争经历;《赤峰日报》开辟“爱国情、奋斗者”专栏,赤峰市数十名双拥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见诸报端,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巍巍红山,见证着军民携手共创双拥工作新局面的可喜成果;滚滚西拉沐沦河,传颂着一个个双拥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

  为什么双拥的花儿红似火?一个个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就像一团团红色的火焰熏染了她……(记者 邵涌河)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