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契丹文木雕版。资料图片
远去的契丹
据史料记载,当年有两位将军平定“安史之乱”,灭掉了当时不可一世的安禄山。本来安禄山是想挑起契丹和唐朝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但是最终弄巧成拙,朝廷派郭子仪和李光弼联手讨伐,其中李光弼就是契丹人,骁勇善战。当时,契丹族势力正处于发展时期,在唐末五代的割据局面中不断壮大,建立了契丹政权。契丹族占据了北方草原地区和燕云十六州以后,历经200多年的统治,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政权的打击下灭亡,成为女真人统治之下的一个民族。金朝被蒙古族建立的大蒙古国灭亡后,有许多契丹人投归蒙古政权,随蒙古军南征北战,向南最远到达今天的云南地区。元朝以后,契丹人在历史中不见记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直至今日,虽然有的学者认为云南仍然有契丹后裔存在,但仍然有许多令人不解的谜团。
1922年,一位名叫克尔文(Kervgn)的比利时传教士,在赤峰市巴林右旗一座被盗的古墓中,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满了奇怪的类似文字的符号。这些符号公诸于世后,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考证,这是一座900多年前的契丹人墓葬。那么,那些符号会不会是契丹文字呢?据史书记载,契丹人建立辽国后确实曾经创造契丹文字,然而,契丹文字早在700年前就失传了,后人见都没有见过。专家们断言:这些符号无疑就是早已被岁月掩埋的契丹字。结论一出,人们兴奋异常,也充满期待,这一个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历史会不会由此显现出来呢?
此后,在当年辽代的疆域内,又陆续出土了更多的契丹文字和文物,通过对文字的破解人们或许能更多地了解契丹。1986年,在通辽市发现一座契丹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它是迄今为止出土辽代文物最多的墓葬。墓穴丧葬制度明显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墓中的陪葬品从金器、玉器到生活用具精美绝伦,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骑马打仗之外的契丹。随着辽代考古文化的不断发现,契丹族所创建的大辽文化不断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寻找远去的契丹族,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