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蒙古是全国长城分布最重要的省区之一,调查总长度7570公里,包括战国赵燕秦、秦、西汉、东汉、北魏、北宋、西夏、金、明等多个历史时期,分布于12个盟市的76个旗县区。
我区将境内长城保护纳入自治区”十三五”规划,5年内重点完成呼和浩特市明长城,包头市战国赵北长城、秦汉长城,巴彦淖尔市秦汉长城,乌海市秦长城、明长城,阿拉善盟汉长城、明长城,鄂尔多斯市战国秦长城,赤峰市战国燕北长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金界壕,乌兰察布市明长城的保护工作;完成12个盟市重点区段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对面临严重自然灾害威胁的重点段落和位于重要交通路线、重大工程选址建设区域的长城节点,分期分批开展抢救性保护工程,基本排除严重威胁长城的隐患。同时,深入研究长城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探索不同材质长城遗存的保护管理办法,确保长城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工作科学化、常态化。
内蒙古境内长城遗址亦列入了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2016年开展的《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并通过了自治区级专家论证,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加强长城文化遗产保护,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下达文件正式批准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中心。
本版特别推出“内蒙古境内长城遗址”系列,展示内蒙古丰厚的长城文化资源,目前已刊发赵北长城、金界壕、明长城3期,敬请继续关注。
——编者
□记者阿荣
在阴山深处,一道由石块筑成的长城,随山势起伏绵延不绝,东西相望不见首尾。
在乌拉特草原,两条近乎平行的长城向西北方向延伸。
在狼山山口,古代军事要塞高阙塞“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
在额济纳绿洲、苍茫戈壁,居延边塞、烽燧若隐若现。唐代诗人王维曾在此留下了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一道道古老的长城,便是2000多年前的秦汉长城。秦长城始建于公元前214年,是秦大将蒙恬率军30万北抗匈奴而筑。秦始皇将秦、赵、燕三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长达5000余公里的长城。后来汉武帝又派卫青进行修复。秦长城为汉朝维修沿用,故称秦汉长城。
东西相望不见首尾
《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甘肃省岷县)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今阴山),逶蛇而北。”这里的“河”指黄河,河南岸为阴,北岸为阳,所以阳山为黄河北岸之山。
“我区考古工作者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乡北面的阴山中,发现一段长度为250余公里的秦长城,称为小佘太秦长城,保存相当完好。”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介绍说。
小佘太秦长城东与固阳秦长城相接,西至阴山之狼山山口,随山势起伏绵延不绝,东西相望不见首尾,气势非常壮观。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内蒙古中部山脉阴山考察过战国、秦汉长城,他在《水经注》中描写阴山的长城:“沿溪亘岭,东西无极。”
这段秦长城高3.5米,底宽4.1米,顶宽1.5米,全部用石片、石块砌成,基本是人工敲砸而成的条状、长方形石块,中间夹杂少量自然石块。采用层层交错叠压的方法垒砌而成,内外壁面规则整齐,横断面为梯形状四边形。在山脊或山沟转角处常有外贴壁,显得格外险峻。在长城南侧较为平缓的山脊上,有土筑眺望台。每隔0.5—1.5公里在较高的山顶上筑有烽火台,并筑小城障以屯戍。“这段长城一直沿用到西汉,汉武帝时曾经对长城加固维护,之后为汉朝军队驻守。至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与王昭君和亲后,边庭烽火平息,汉朝军队从这里撤走,此后便未使用。”王大方介绍说。
在小佘太秦长城北侧600米处,已发现70余幅阴山岩画。岩画中刻有牧羊人、狩猎人、北山羊、猎犬、马、驴等。这些古老的岩画刻绘在石英脉岩石上,被称为“红墙”,它与黑色的石长城并行由东向西延伸。
在包头市固阳县秦长城附近也发现了百余幅阴山岩画,多以简练流畅的线条勾画。其中一幅岩画中一只山羊呈静立状态,长角弯曲,身体肥壮,短尾上翘。还有一幅岩画中牧人策马前行,举臂向后,像是在呼唤身后的山羊,具有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气息。
一场春雨过后,阴山山脉西段、狼山以东的色尔腾山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沿着崎岖山路,来到位于固阳县北7公里处的秦长城遗址,只见长城多半修筑在山峦的阴面半坡上,依山就险,因坡取势。
这段秦长城长120公里,横穿固阳县3个乡镇,城墙由石块垒筑,高2-3.8米,宽约2.5米。
拾阶而上,草丛中的一段段褐色矮墙若隐若现。走过一段山路,来到固阳县九分子乡,这里有一段保存较好的秦长城,墙体多由黑色、褐色厚石片交错叠压垒砌。当年筑长城的工役和驻兵把附近的山石一块块切割下来,磨平后干砌成墙。据了解,这些石片、石块原本是青色或黄色,现在表面已蒙上了一层黑色、褐色的氧化物。
登高远望,每隔约1.5公里有一座烽火台,立于视野开阔的山巅。在距离烽火台不远处的高地上,有房子坍塌后留下的石墙遗迹,是驻兵的哨所。史料中记载的用木料、泥土、毡做的房顶早已不复存在。走近一座烽火台,看见许多黑色的石块上有箭簇穿透后留下的四方小孔,是古战场的遗迹。
秦长城的遗迹,由宁夏伸到内蒙古后,沿狼山东,经固阳县北部的西斗铺、银斗、大庙等地,过武川县南部的南乌不浪等地,沿大青山东经集宁北,由兴和县北部进入河北省。这些秦长城大多蜿蜒于山岭之上。
从秦长城的遗迹可以看出,它的修筑方法是因地制宜,山地多用石块、石片或土石混筑,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石砌长城遗迹保存尚好,土筑城垣多数毁坏,而土石混筑的城墙,经千年风雨侵蚀,如今只留下路基状痕迹。
军事要塞与汉外长城
“由于秦长城是‘因边山险,堑溪谷’修筑的,所以阴山南北通行的山口,便成为重要的防地。如乌拉特中旗乌不浪山口是河套平原东部和包头西部通往山北的要冲,秦汉时期是五原郡的西北方,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塞。如今,在相当于秦汉时期朔方郡、五原郡的区域内,穿越狼山的公路所经的山口主要有乌盖、石兰计、乌不浪、阿贵等。”常年从事先秦、秦代历史地理等研究的唐晓峰教授介绍说。
历史上著名的北方军事要塞高阙塞遗址位于乌拉特后旗那仁宝力格苏木那仁乌博尔嘎查的一个台地断崖之上,地表现存古城由南北两个小城组成。北城略呈方形,城墙用较大鹅卵石垒砌而成。南城为长方形,城墙较窄,曾出土了汉代的铁釜、铁甲片和箭头等。南北两城的建筑风格明显不同。有关专家推断,北城为赵武灵王所筑之高阙,而南城应是汉代沿用时扩筑的城池。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高阙塞作为军事要塞,秦汉时期的多次战争都以夺取此要塞为目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4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胡人。”《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史记·匈奴列传》载:“汉以卫青为大将军,将六将军,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击胡。”
对于高阙塞的地形及军事价值,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及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自阙北出荒中,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上古迄今,常置重捍,以防塞道。”
高阙塞为历代诗人骚客吟咏,如明朝诗人卢楠诗云:“高阙塞头战旗横,居延川里少人行,黄沙欲渡李陵墓,明月长悬苏武城。”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遣光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庐朐。” “庐朐”指阿尔泰山南麓某地。“塞外列城”即修在塞外的长城,被考古学界称为汉外长城。“塞外列城”又称光禄塞。汉外长城修筑了并列的两条,分南线和北线,南线由今包头市达茂旗新宝力格苏木向西沿伸,进入乌拉特草原,在乌拉特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宝音图苏木、乌力吉苏木西北境,逶迤进入蒙古国境内;北线由今达茂旗红旗牧场向西北延伸,进入乌拉特草原,在乌拉特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宝音图苏木、乌力吉苏木转向西北,由乌力吉苏木的沙尔扎格、呼伦陶力盖西北,进入蒙古国境内。汉外长城在草原大漠腹地,多为夯土而筑,个别地段就地取材用石头砌垒,或外砌石内填土,如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一段北线长城即用戈壁滩上的片麻岩和石块交错砌垒,至今保存完好。
两条汉外长城筑有若干座城障塞亭及烽燧,乌拉特后旗境内较著名的城障有朝鲁库仑、青库仑、乌兰库仑、再根胡图克库仑、蓿亥古城等。朝鲁库仑是蒙古语,汉语意为石头城,是乌拉特草原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汉代古城,基本呈方形,四面城墙长约126-128米,南城墙保存完好,墙基宽5.5米,墙顶宽2.5米。城内筑有马道,有数个房屋遗迹。
大漠孤烟居延塞
“汉武帝时,在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居延海附近兴筑了张掖郡北面的外长城,通称居延塞或居延边塞。主线自额济纳旗东北部向西行,再折向西南行至居延海西南方时,与居延海东南向西南方延伸的支线汇合,再沿弱水向西南延伸,进入甘肃金塔县境内,全长约250公里。”王大方介绍说。
黑河自金塔县到额济纳旗湖西新村段,称弱水,亦称额济纳河。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居延海。
循着额济纳河向北,便进入广袤的大漠戈壁。曾几何时,这里白草连天,汉朝在此建起了对垒匈奴的要塞。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夏天,“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这是汉朝的军队第一次到达居延。
20世纪70年代,居延考古队在对肩水金关遗址的试掘中,获得一枚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简,说明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过居延”之后,汉朝便开始在居延地区屯兵经营了。
在光禄勋徐自为修筑“塞外列城”的汉太初三年,汉武帝时名将路博德“筑居延泽上”,《汉书·武帝纪》作“筑居延”。《史记·大宛列传》的记载略为详细,汉朝“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汉朝于太初三年在居延地区设置了居延都尉府,系统性地修筑军事障塞。
居延都尉府是西汉时期居延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隶属于张掖郡太守管辖,下设军事建制主要有三大候官,分别为北部一线的殄北候官、西部一线的甲渠候官、南部一线的卅井候官。每个候官下辖若干部,部下设若干燧。
在2007年以来开展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中,内蒙古长城调查队对居延边塞作了全面调查。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调查资料,居延地区的汉代遗存,除隶属于三个候官的障城、烽燧、天田等遗迹外,位于居延绿洲之中的汉代遗址主要有古城5座、障城1座、烽燧24座。这些遗址应为遮虏障、居延都尉府、居延县和居延候官等多个行政、军事建制的治所。
据内蒙古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负责人张文平介绍,内蒙古长城资源调查期间,在居延地区发现了白城,平面大致呈方形,边长近130米。白城与另外两座城池大致呈一条直线分布于古居延泽的内侧。这种130米见方的古城,是“塞外列城”沿线古城的标准形制,在汉外长城沿线古城中极为常见。
到西汉昭帝、宣帝之时,居延地区大量建筑障塞,殄北、甲渠、卅井三个候官的塞防体系趋于完备。在这种情形之下,遮虏障三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减弱,均演变为军事屯田城。
王莽时期,北地边郡及其烽燧亭障遭到匈奴的破坏。到东汉光武帝时,重振边郡,但随着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南徙,东汉在居延地区设立张掖居延属国。“烽火候望精明”的居延塞逐渐成为历史的陈迹。
居延边塞,曾是历朝历代引兵出征的前沿,和平岁月又是互通贸易、友好往来的门户。居延边塞曾车马不断,人流不绝,因而也吸引诗人们千里之外奔居延,吟咏出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边塞诗句。在众多踏上居延大地的边塞诗人中,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是杰出的代表之一。他在居延边塞大同城简陋的军帐里,秉烛写下《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这以后的日子里,诗人从肩水金关到居延城外,从龙城古道到居延河畔,又写出了《出塞作》等描写居延的边塞诗。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