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鄂尔多斯满城花树摇曳。16日至17日,参加全区第四次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的200余名代表,走进高原深处,感受这座新兴城市崇尚文明、拥抱文明的独特魅力。
在相继获得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个典型城市之一等各种荣誉称号后,鄂尔多斯正在冲刺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城市”。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伴着欢快悦耳的歌声,代表们乘车来到了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乌兰木伦村。远远望去,整洁的乌兰木伦村被绿色环抱,生机盎然,恬静从容。代表们信步走进一户户农家,他们欣喜地发现:全村集中供应的沼气,安全卫生的用水,科学养殖的圈舍……一幕幕展示的不只是鄂尔多斯市新农村新牧区的新面貌,更是一种“建新村,创新家,树新风,育新人”的新理念。
布拉格嘎查因发展旅游业而整体搬迁,又因搬迁而家家户户从事牧家乐,发展起旅游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民族用品销售一条街、民族特色餐饮一条街”。几年来,嘎查坚持“建设诚信景区,实施诚信服务”理念,每年组织开展诚信农牧民、诚信个体经营户评比活动,并建立了诚信档案。“在这个小小的嘎查,诚信兴商、诚信兴业蔚然成风,令我既惊叹又佩服,有这样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的腰包一定会越来越鼓的。”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阿木达日嘎查牧民吉林太深有感触地说。
与会代表驱车行走在纵横鄂尔多斯的千里国道线上,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是那一片片、一处处、一排排、一幢幢色彩鲜艳、整齐划一的乡村建筑,它们就像一朵朵含羞绽放的野花,与鄂尔多斯的自然风光一起,构成一幅幅新农村新牧区的美丽图画。鄂尔多斯市文明办主任王评告诉记者,“千里国道文明线”总里程1743公里,已拆除危旧土房7972户,新建改建农牧民住房10309户,惠及4万多农牧民。
过去有人说鄂尔多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说的就是鄂尔多斯城乡二元结构不平衡问题。近两年,鄂尔多斯市为促进农村牧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内容和载体,而且每项活动都与惠民举措紧密相连。
“我们一家过着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在东胜区罕台镇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村民孙果花高兴地与代表们讲起她家的安居故事。2010年,孙果花一家花了10万多元就住进了三室两厅13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每平米才花了820元,比市场价每平米整整低了近4000元。同孙果花一样,来自泊江海子镇和罕台镇的近5000户转移农民的居住条件均得到了改善。目前,鄂尔多斯市已转移农牧民41.7万人,建成16个移民精品小区。
回返的路上,通辽市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党委书记德力根仓说,鄂尔多斯不但美,而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做法,更值得学习。
在康巴什新区,塔吊林立,车水马龙,一座座摩天大楼正在拔地而起。在吉劳庆川湿地,“大漠披绿”、“水草丰美”工程使这里变成郁郁葱葱的绿色世界。一路走来,与会者在鄂尔多斯草原感受着民族文化的魅力,体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泊江海子、罕台镇、乌兰木伦……这些土得掉渣的名字,过去鸟不生蛋的地方,如今已成为鄂尔多斯市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个亮点,成为鄂尔多斯高原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发出耀眼的光芒。(记者 魏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