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内蒙古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者就此采访了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自治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铁城。
记者:根据《意见》要求,我区将着重在哪些方面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梁铁城:节能减排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意见》要求,我区将在以下几方面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加强宏观指导。根据国家下达给我区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快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目标和任务,切实加强宏观指导工作。
二是落实目标责任制。将“十二五”及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盟市、部门、企业和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
三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落实环评、能评、土地预审等政策法规,依法控制“两高一资”行业过快增长和低水平重复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淘汰“两高一资”行业生产,主要是限制硅铁、电石的生产,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同时,积极围绕我区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搭建自治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构架,抓好一批共伴生矿、煤层气和粉煤灰、煤矸石、尾矿等工业“三废”、林业剩余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园区或企业)。积极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地源地热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四是继续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业领域要做好项目布局,要本着项目向园区集中和工业园区向城市集中的思路,重点规划好产业定位、区域布局、发展规模、产业延伸和生产工艺改进,坚决避免交叉污染和资源浪费。要做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监管工作,签订节能目标责任状,组织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加强用能管理、实施行业能效对标活动,引导和推动企业实现节能增效。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鼓励和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行业烟气脱硫、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建筑领域要适时提高节能标准,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加大既有建筑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试点项目建设,加大示范带动作用。交通领域要加快推进清洁能源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努力提高运营车辆的实载率。公共机构领域要继续推进以“节电、节水、节油”为主题的节能活动,认真做好“政府财政补贴、绿色照明工程”的推广工作,培育节能型机关、学校、医院、宾馆、社区、军队等示范典型,营造全民节约资源、时尚绿色、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
五是重点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重点污染源的管理整治,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记者:我们注意到,《意见》要求内蒙古有序推进重金属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逐步建立重金属防治和事故应急体系。请问,内蒙古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梁铁城:一是加快政策体系建设,着手研究建立赔偿补偿办法和法律援助制度,逐步完善重金属污染损害赔偿机制。二是加强监管力度,对重金属企业实行环境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对于环境风险较大的生产企业必须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鼓励其他生产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险种。三是加大涉重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四是严格涉重项目审批,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落后“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加强涉重项目审批管理,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五是建立健全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重点防控区域、流域的环境预警体系建设,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重金属污染预警与应急体系。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处置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加强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
记者: 《意见》强调,内蒙古要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的“倒逼机制”作用,促进转变发展方式。请介绍我区的具体做法?
梁铁城:我区通过给盟市下达“十二五”节能减排刚性约束性指标,鼓励盟市在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产业定位、项目建设等方面实行科学的规划和布局,从而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使优势特色产业层次更高、后劲更足、优势更优。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
二是抑制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抓好源头防控,严把项目审核管理、审批程序和招商引资关口,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项目投资增长,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为优质、重大项目发展腾出资源环境空间。
三是积极推动技术进步。针对我区目前产业低端、产品粗放的现状,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完善技术创新和支持性政策体系建设。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力度,以技术为支撑,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记者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