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奎(右)在为小患者看病。
编者按:赤脚医生,曾是乡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走村串户,送医送药,守护着村民的健康。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乡村面貌,也给乡村医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他们的生活现状如何,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有着怎样的期盼?本报记者走进一位乡村医生的生活,为您呈现他的人生故事。
9月23日,一个静谧的午后。山东省高青县常家镇买浒村卫生室里,乡医王京奎正忙着看病。
“王大夫,这孩子咋回事?”高家村的李小梅,怀抱3岁的孩子,坐立不安。
“别急。”王京奎一边安慰,一边询问病情。他拿出手电,照了照孩子的口腔:“上焦火大,感冒发烧引起的舌炎,不打紧。”
从诊断室到药房拿药,让孩子喝下,李小梅悬着的心才放下来:“王大夫医术高,人缘好。乡亲们有病就找他,信得过!”
45年行医路
“土”、“洋”结合,利用农村丰富的药材资源为患者治病,45年乡医路练就医术“绝招”
1966年,王京奎初中毕业,被村里选进乡村卫生员培训班。9个月后,他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到公社台李管区卫生所实习。
“当时,卫生所只有1名西医,4名中医,服务管区5000多人。”王京奎说,“只要有病人或出诊机会,我就跑在头里,看老医生怎么处理,详细记录病例。”
记得第一次出诊,王京奎跟老师董振平到七八里外的开河村。师徒俩走进门,见一名中年男子躺在床上,脸色发白。董振平号完脉,仔细察看了病人的眼皮、口唇,诊断为贫血病,开了两支针剂和一剂补中益气药。此后9天时间,王京奎每天步行到患者家,为他打针、煎药。“看到病人很快痊愈,路再远也不觉得累。”王京奎说。
一年过去了,王京奎边干边学,终于可以独当一面。“单独治疗的第一个病人是本村的王殿新。当时,他患重感冒,高烧40度不退,直说胡话。我开了两服药,病人3天就好了。”王京奎说,直到今天,他还记得当时的药方:5分钱一支的氨基比林注射液、2毛多一支的青霉素和3服中药,共花了1.8元。
1979年分田到户。王京奎承包了村卫生室,开始独立经营。行医中,他注意“土”、“洋”结合,利用农村丰富的药材资源,就地取材为患者治病,花钱少,疗效好。
王京奎从16岁开始在村内行医,大大小小的培训参加过200余次。凭借多年积累,他练就了两个“绝招”。一是治小儿腹泻,一是治急性角膜炎。用他的方子治小儿腹泻,100%见效,90%痊愈。1981年,王京奎获得高青县卫生局颁发的第一批乡村医生证书。2001年,他被评为全县优秀乡村医生。
【背景】乡村医生队伍是我国卫生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乡村医生来源于农民,服务于农民,奉献于农民。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村卫生室63.3万个,在村卫生室从业的乡村医生99.5万人,执业(助理)医师17.9万人,共117.4万人。山东制订了乡医在岗培训方案。仅在高青县,就有662人参加了轮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