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时政新闻   
微博
Qzone
【喜迎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政策与科技为农牧业插上双翼
 

  “丰收”字样写在内蒙古大地上

  300亿斤,400亿斤,430亿斤!一串饱含丰收和喜悦的数字,使内蒙古粮食生产的历史记录一次又一次地被刷新。2011年,我区粮食丰收又已成定局。

  今年牧业年度,我区大小畜存栏1.08亿头只,连续5年保持在1亿头只以上;牛奶、羊肉、细羊毛、山羊绒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3000元、4000元、5000元!突破,突破,再突破!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341.9元、3953.1元、4656.2元、4937.8元和5529.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8%、18.3%、17.8%、6.1%和12.0%,实现了连续5年农牧民收入在西部省市(区)保持第一,成为历史上农牧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今年,农牧民增收的目标也即将实现。

  如今的内蒙古,已具备年产400亿斤粮食、230万吨肉类、900万吨牛奶、45万吨禽蛋、10万吨绒毛、10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牛奶、羊肉、细羊毛、山羊绒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25%、16%、36%、43%。

  自治区八次党代会以来,我区农牧业连年丰收,不仅使农牧民连年增收,更体现了内蒙古为国家粮食安全及畜产品供应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内蒙古已成为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

  政策是农牧业丰收的保障

  近些年来,我区各级农牧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牧政策,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业保险等一系列支农政策力度。仅今年,我区农资综合补贴新增5.65亿元,达到37.43亿元;粮食直补资金5.77亿元;农机购置资金8.358亿元,较上年增加0.78亿元;良种补贴两批预拨资金共计8.56亿元;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共计43.2亿元。

  有了政策扶持,全区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高产高效作物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全区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达到68%,全区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52.4万亩,种植比重和增收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424.7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1.4%,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248.7万亩。仅今年,全区新增高效节水农业面积达1000多万亩。农业生产抗灾避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结合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我区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继续实施畜牧业“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做强优势奶牛、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做大生猪、家禽基地,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

  大力推进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建设,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投资力度和牧区优势畜种良种补贴力度,通过实施百万奶牛、百万肉牛和千万肉羊“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进一步提高内蒙古优势畜种的个体产出水平、改善品质、提高效益。

  同时,各级农牧业部门坚持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力求保生态、保供给、保增收、保质量安全。以推进良种化进程为突破口,提高畜种个体产出效益;以生态家庭牧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抓手,搞好半农半牧区、农区种草养畜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使畜牧业稳定发展。

  科技是农牧业丰收的动力

  近年来,各级农牧业部门围绕“依靠科技,挖掘单产潜力,促进增产增效”的目标,全面推进高产创建活动,努力提高综合适用技术普及率,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牧业科技示范服务全面推进,农牧业机械化步伐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日渐增强。

  近5年来,我区把高产创建活动作为重要的科技示范带动平台,推广普及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启动了玉米、肉牛养殖等10个产业科技服务体系,覆盖了我区农牧业的优势产业。百万亩粮油糖高产创建活动辐射带动全区1500万亩粮油糖增产10.6亿斤,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今年,全区依托高产创建活动,推广5大作物5项核心技术5064万亩,推广免耕栽培技术145万亩,种子包衣技术6251万亩,脱毒马铃薯推广79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8580万亩,配方肥使用4220万亩。

  我区现有农牧业科研院所37个,春小麦育种、向日葵杂交育种、旱作农业、反刍动物营养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牛羊胚胎移植、马铃薯茎尖脱毒繁育、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应用面积达到1405万亩,比上年增加168万亩。实现了奶牛良种全覆盖,牧区肉牛、肉羊良种全覆盖。农牧业生产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机总动力达到3034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3%,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全区农牧渔业科技贡献率达47.4%。

  同时,我区狠抓免疫措施落实,加大了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力度,强化疫情有效监测与边境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并成功防止了境外非洲猪瘟、炭疽等疫情的传入。

  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在即,我们又一次将目光聚焦“三农三牧”。盘点成就,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成果。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农三牧”课题将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广大农牧民将得到更多实惠、农村牧区的面貌必将日新月异。(记者王国英)

[责任编辑 王彤]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