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教育歧视事件连发 学生人格谁来维护?
内蒙古新闻网  11-11-03 14:3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价值导向偏颇,学校浑然不知

  为何要采取“绿领巾”“红校服”等做法?涉事校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这些都是为了“奖励”和“激励”学生上进。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闫老师表示,“绿领巾”意在激励还没加入少先队的孩子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

  “这不叫‘红校服’,校服是教委统一发放的,这只是一套运动服,是一种奖励的形式。”包头市二十四中校长王茂田说,这批运动服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捐赠的,校方与该企业并无任何合作,只是觉得企业捐赠是件好事,就欣然接受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表示,受到社会质疑后,某些教育工作者不但不觉得理亏,反而认为这是对学生好,这种态度令人震惊和痛心。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失之偏颇,学习成绩成为学生是否优秀的首要评判标准,认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一切都好,“以此类推,老师的教学成果是否优秀只看学生成绩单,学校是否优秀也只看升学率,完全忽略其他可能更重要的教育内容,如学生的人格教育。”

  储朝晖等认为,教育歧视事件连发,反映了学校教育存在“分数压倒一切”的价值导向,一些所谓名校将分数考核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忽视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以至于他们采取不正确的“激励”手段,用“绿领巾”“红校服”这种特殊标记来评价学生。

  “孩子千差万别,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较强或较弱,但没有一个孩子在所有方面都差,给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属于制造‘冤假错案’。”孙云晓指出,我们要摒弃用学习成绩这个唯一标尺来区分“好学生”“差学生”的理念,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制止教育歧视,回归教育宗旨

  如今,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绿领巾”已被全部收回。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要求包头二十四中从10月26日起停止学生穿“红校服”的做法。无锡市教育局和市政府督导室10月28日联合下发通知,严禁对中小学生进行“智商测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这位负责人强调,我们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以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正确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关心爱护所有的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教育专家认为,虽然“绿领巾”“红校服”等标识已被撤去,但学校方面仍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防止忽视、歧视人格尊严的错误导向再次出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良华认为,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优良品行,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平等、尊重与快乐是教育的根本宗旨,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掌握学习的方法、思考的逻辑、分析的本领,比单纯的分数更加重要。

  储朝晖告诉记者,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先天禀性因材施教,践行“立足点平等,出头处自由”,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我们应记取陶行知先生的话,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孙云晓说:“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有教无类’‘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理念。只有回归教育宗旨,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评价,抛弃‘唯分数论’的错误导向,才能避免‘绿领巾’‘红校服’‘测智商’这种荒唐事件的再次发生。”(采写记者詹奕嘉、姜刚、吴晶、蔺娟、张玥、凌军辉)

[责任编辑 梁亮 ]

根河市满归镇降雪1...
内蒙古大力发展规...
哈达道小学完成学...
从小爱科技
京剧进校园叫好又...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粮农晾晒忙
第70亿人降生菲律宾
“砖厂女工”艰辛生活
北京将举办双胞胎节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