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东梁小学巷郝素兰开的小卖铺,郝素兰可谓快人快语:“现在小店生意能够这样红火,全仗着店前的路修好了,环境变美了。”
说话间,郝素兰的街坊们都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谈了起来:“修好了路才像是住在城里”,“现在出入这条街,衣服上再也不沾灰尘了”……在这条巷子已经住了20多年的陈贵芳老人对记者说:“以前过个车土哄哄的,盼了多少年,终于盼望到这一天了,真是修了一条‘民心路’啊!”
和郝素兰一样,住在经纬巷的王素珍也体会到了修路给她生活带来的变化。王素珍在巷子里开了一家粮油店,以往遇到雨雪、刮风天气,几乎没有买卖,门前泥泞不堪的路在无形中像是下了一道“逐客令”。不仅如此,她接货、送货更是苦不堪言,几百米的路也要走上20分钟,每次都搞得一身泥水。自从修好了路,情况就大为改观,王素珍指着门口的路说:“现在骑上电动车送货,溜溜的就走了,几分钟就送到了。而且米面销得比以前明显快了很多,干得很起劲。”
兴和县建设局总工程师董义介绍说,包括郝素兰店前的那条路在内,县政府今年共改造了7条多年来泥泞难走的街巷。这项惠民工程从去年开始动工,总投资2600多万元,预计今年底全面完成,共惠及1万多户居民共计3万余人,此后还将陆续完成道路两侧的硬化和美化工程,逐步完成安装照明路灯和实施道路绿化等工程,使居民们的生活和出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记者赵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