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兴和县修了7条“民心路”
 

  走进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东梁小学巷郝素兰开的小卖铺,郝素兰可谓快人快语:“现在小店生意能够这样红火,全仗着店前的路修好了,环境变美了。”

  说话间,郝素兰的街坊们都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谈了起来:“修好了路才像是住在城里”,“现在出入这条街,衣服上再也不沾灰尘了”……在这条巷子已经住了20多年的陈贵芳老人对记者说:“以前过个车土哄哄的,盼了多少年,终于盼望到这一天了,真是修了一条‘民心路’啊!”

  和郝素兰一样,住在经纬巷的王素珍也体会到了修路给她生活带来的变化。王素珍在巷子里开了一家粮油店,以往遇到雨雪、刮风天气,几乎没有买卖,门前泥泞不堪的路在无形中像是下了一道“逐客令”。不仅如此,她接货、送货更是苦不堪言,几百米的路也要走上20分钟,每次都搞得一身泥水。自从修好了路,情况就大为改观,王素珍指着门口的路说:“现在骑上电动车送货,溜溜的就走了,几分钟就送到了。而且米面销得比以前明显快了很多,干得很起劲。”

  兴和县建设局总工程师董义介绍说,包括郝素兰店前的那条路在内,县政府今年共改造了7条多年来泥泞难走的街巷。这项惠民工程从去年开始动工,总投资2600多万元,预计今年底全面完成,共惠及1万多户居民共计3万余人,此后还将陆续完成道路两侧的硬化和美化工程,逐步完成安装照明路灯和实施道路绿化等工程,使居民们的生活和出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记者赵媛)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奈曼版画受欢迎
在守护中传承
呼伦贝尔多地气温...
表彰爱民模范
供需见面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千年荔枝树巨型根雕亮相
谁为房产泡沫埋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