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在中央有精神、百姓有呼声的情况下,频出新政策,力图覆盖长期以来游离于社会保障范围的“盲点”人群。对于当年没机会“买票上车”的老百姓,如今也可“补票上车”。
目前,我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制度建设取得了新突破,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险待遇大幅度提高。截至今年10月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35.94万人、900.21万人、219.93万人、255.06万人和231.2万人,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在年老、患病、工伤、生育和失业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
但是,目前我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表现为: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难度增大。目前,我区城镇未参保人群主要集中在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老年无业居民等群体。由于个人参保缴费负担偏重,加之缴费年限的规定,一部分人无力参保;在已经参保的人员中,中断缴费率也有所上升。二是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加之受地区局部利益的影响,全面提升保险统筹层次难度较大。三是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有待提高。尽管我区企业退休人员连续7次提高了养老金待遇水平,但由于我区地处边疆,生活成本高,且企业退休人员比其他退休人员待遇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养老金实际水平。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不妨从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上入手,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增强公平性。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全面解决制度缺失问题,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随着经济发展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逐步缩小相关群体的保障水平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适应流动性。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社保基金统筹层次;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增强可携带性;加快各类社保制度整合与衔接,理顺管理体制,推进城乡统筹,努力消除影响就业人员跨地区和城乡转移就业的障碍。
保证可持续性。落实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和参保个人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继续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面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风险提供制度和资金保障。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也将会更加坚实细密,百姓的幸福指数也将会越来越高。(峰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