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兴安盟新闻   
突泉县以机制创新激发大学生村官创业动力
 

  突泉县在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过程中,通过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以机制创新激发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动力。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强化学习教育培训为抓手,建立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乡土教育与外出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与现身说法相结合,培训内容涵盖农村政策法规、农技基本知识、农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知识。充分利用县内设施农业、肉鸡养殖等8个实践培训基地,以跟班学习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给予技术培训,力争使大学生村官至少掌握两门以上技术;启动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不定期举办创业专题培训班,向大学生村官讲述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给予技术会诊;通过引进专家、整合部门资源、送出去培训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项目、科技、法律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业务水平。

  建立创业扶持机制。县、乡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搞好创业服务和协调工作。对创业愿望强烈,创业项目具有可行性,但缺乏启动资金的大学生村官,通过个人申请,政府审核,视创业规模大小提供相应额度、无利息的贷款,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创业,激发他们创业动力;引导大学生村官因地制宜,采取独资、合资等多种方式创业。通过创业扶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发展能力,全县已有14名大学生村官实施创业,共引进新品种20余个、新技术4项,帮助建成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个。

  建立感情连接机制。让大学生村官融入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中去,在实现自我价值中增进与农民的友谊;县、乡两级设立感情连接热线电话、QQ交流群,重点围绕“建设新农村,我能做什么”这一主题,展开交流讨论,通过感情连接空间反映民情、谈心得体会、提意见建议;乡镇每季度组织一次谈心座谈,让大学生村官与乡镇领导干部共同交流学习,听取村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交流工作经验、讨论发展思路,研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改进对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及管理。

  建立帮带工作机制。建立“3+1”工作帮带机制,即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子活动,形成良好的帮带机制,护佑村官在农村的健康成长和事业发展。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定期约谈,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等,指导工作开展;包村干部做好大学生村官跟踪指导,帮助他们熟悉乡情、村情;村党组织书记负责对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传技术、授方法、带工作,主要帮带大学生村官开展具体工作,为大学生村官融入群众、参与实践搭建桥梁纽带。

  建立实绩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目标管理责任制,并记录归档。将带头创业、带民致富、群众信任度高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优先推荐评优,并将考核成绩记录大学生村官个人档案作为续聘或者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激活大学生村官为续任、提拔积累“资本”而争优秀的动力。截止2月,全县共有21名大学生村官在年终考核中评定为优秀等次,其余均为称职;共有10名大学生村官考录为公务员,7名考取为事业人员,2名进行了自主创业。(冯小宇 林长斌)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