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记者沿着薛魏线驱车前往龙口镇。
龙口镇社区文化大院在准格尔旗小有名气。据一路陪同的旗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说,这个镇的农民连续两年自办“春晚”。
车一路颠簸前行,约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到镇里,就听到“咚咚”的锣鼓声。20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大院里热闹无比!30多名服饰艳丽的中老年腰鼓队员伴随着指挥棒的起落,变换着不同的队形,舞得起劲,扭得开心。这个由农民组成的秧歌腰鼓队最小的37岁、最大的71岁,他们手持折扇、绸绢,扮相夸张,脚步轻盈。那种激情,那种欢快,让观众捧腹之余,又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龙口镇,位于准格尔旗东南部,地处蒙、晋、陕三省区交界处。过去这里人多地少,又是老工业基地,离退休人员和家属农闲时经常打麻将,打架斗殴、邻里纠纷也时有发生,是远近闻名的“头痛”镇。自2008年龙口镇建成社区文化大院,这里的环境彻底改变了:和谐的邻里关系成为了主旋律,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百姓休闲的主要方式。
在腰鼓队里负责打镲的71岁老人辛荣万对记者说:“自从建起文化大院,我们过得很快乐。这样的生活让我身体好、心情好。”队长王凤英告诉记者:“这些节目都是队员们自编自演的,都是乡亲们喜欢的漫瀚调、舞蹈、小品、晋剧清唱、民歌、小歌剧等。连续两年自办的“春晚”,不仅吸引了当地及周边的人,就连晋陕的群众也不惜走几百里路来这里看节目。”
“这些秧歌腰鼓队不是专业团队,队员全是来自8个社区的农民。他们只要有空,就会坚持每天排练2小时,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农忙时许多队员忙完家里的活马上跑来这里排练。他们每到逢年过节就会给镇里的人们送上精彩的文艺节目,有时还到附近社区演出,参加旗、市、区的比赛,每年至少演出20多场,还获过好多奖呢!”龙口镇管委会巴副主任介绍说。(记者王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