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包头市不断加大基层文化软硬件建设,做到每年文化事业经费增长不低于财政经费经常性增长幅度。到2015年将建立设施、功能完善的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实行免费开放,形成政府为主导、多种社会力量办文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良好的基层群众文化骨干队伍;打造一批包容多元文化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艺术水准较高、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剧节目;挖掘保护传承一批重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设施七大工程落地
近年,全市开工、改造文化设施项目684项,投入资金72.62亿元。重点实施了“包头市文化设施七大工程”———市图书馆新馆、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包头金融文化广场、土右旗文化产业园区、乔家金街、包头乐园。全市基层博物馆蓬勃发展,共建成4个(九原区博物馆、白云矿区奇石博物馆、达茂旗博物馆、土右旗敕勒川博物馆)。同时,北方兵器城、包头啤酒文化生态园(包头啤酒博物馆)等一批特色博物馆建成或在建。
县级文化馆遍地开花
目前全市共有旗县区级文化馆10个,其中,一级馆3个,二级馆2个;旗县区级图书馆9个。各旗县区“两馆”大都进行扩建和改造,青山区、九原区、达茂旗、白云矿区、土右旗两馆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他旗县区两馆正在建设和积极筹划中。我市34个乡镇(苏木)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全市47个街道办事处建有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41个。全市社区、行政村(嘎查)文化室基本普及,10个旗县区643个行政村建成515个村文化室,332个社区建成274个文化室。全市城乡各具特色的文化大院遍地开花,正式挂牌的文化大院150家,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共建立47个乡镇、社区、村(嘎查)基层服务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科技、影视、戏曲、美术、摄影、文博、文化旅游等丰富的信息资源。2008年以来,我市共建成“草原书屋”601家(其中蒙文32家),“万村书库”40家,基本实现了“草原书屋”在我市641个行政村90%以上的覆盖率。(记者张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