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农牧新闻   
【走基层· 采风】科技兴农农民种田信心增
 

  记者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农村采访,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春潮在这里涌动。人勤春来早。放眼望去,田畴沃野,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农业科技人员走村入户,指导村民合理安排种植计划;农民们紧张地磙耙整地、抢墒播种、整修大棚……

  在巴彦高勒镇旧地村村民马生礼家中,农技人员正在进行种植意向、农资需求和产品销售的调查,帮助农民调整结构,提高科技推广水平。据县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为了促进今年增产增收,农技人员深入到20多个村的60个组,走访农户1000多户,为农户发放农作物种植技术资料5000多份。

  据了解,磴口县的设施农业已从最初的1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亩。走进补隆淖办事处河壕村,华莱士种植户周文海正在小拱棚蜜瓜温室里整地、浇水、摘苗,忙得不亦乐乎。“去年小拱棚蜜瓜收入了1万7千多元,今年大棚种植,县政府每亩补贴3000元、办事处每亩补贴1000元,加上有科技服务保障,更有信心了。我又联合村里两户人承包了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的11栋温室,全部种植早熟华莱士,再有一星期就开园了,每斤能卖到60块钱嘞!”周文海兴奋地说。

  “番茄育苗、种植,关键要掌握好选种、合理密植、巧施肥料和管理等细节。”县农技服务中心李君霞带领35名“土专家”、“田秀才”组成的“农民讲师团”,正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种植户答疑解惑。利用科技下乡、科技光碟、科技展板、科技咨询台等形式,今年该县已培训农民1.5万人(次),为种植户提供农技资料3万多册。(记者 于杰 通讯员 李海霞)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