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人口信息、帮忙办理低保手续、为社区70岁以上居民发放生活补助……每天,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东路街道办事处桃园社区社工周哈斯都过得忙碌又充实。在社区居民眼中,她就像天使一样善良、亲切、温柔、热情,用微笑和爱心带给别人希望与快乐,她义务照顾老人、热心帮助孩子,被大家称为“社工女儿”、“社工妈妈”。
“哈斯啊,今天帮我买点芹菜吧!”4月27日,正要下班的周哈斯接到了社区老年居民高凤阁的电话。“好嘞,我一会儿就去买,然后给您送家去。”放下电话,周哈斯将手中的材料收拾妥当后,走出了社区办公室。高凤阁和老伴儿都上了岁数,腿脚不方便,而儿女们在外地工作,老两口平常买菜都很困难。周哈斯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承担起了帮老人买菜的任务。每隔一两天,她就会接到老人的电话,然后将精心挑选的菜、肉、蛋等食物给老人送上门。
桃园社区80多岁的孤寡老人李粉兰小时候被缠足,现在上了年纪,行动极不方便,独居生活遇到很多难处。见此情形,周哈斯经常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擦玻璃。老人住的是平房,一到冬天,周哈斯每次上门时都会叮嘱她:“您晚上把火炉子弄好,小心一氧化碳中毒。”看到一个外人如此细心地照顾自己,李粉兰非常感动:“我是个孤老太太,无依无靠,小周就像亲闺女一样照顾我,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她就是我的‘社工女儿’。”
每个月,周哈斯会把生活补助主动给行动不便的老年居民送上门,几年来从未间断过;逢年过节,她还会给社区十几位孤寡老人送去礼物和祝福……她用实际行动关爱着老年居民,温暖着他们的心。社区居民这样称赞她:“周哈斯有副热心肠,只求付出、不图回报,是个大好人。”
除了义务照顾老人外,周哈斯对社区里的孩子们也很上心。2008年的一天,一位男居民向她求助,请她帮忙给正在上小学的女儿辅导蒙古文课程。这位汉族父亲对蒙古文一窍不通,由于无法给予家庭辅导,女儿的学习成绩受到了影响。无奈之下,他想到了会说蒙古语的周哈斯。知晓这些情况后,周哈斯二话没说,承担起了辅导孩子学习的任务。2008年~2010年,她坚持为孩子辅导蒙古文作业,直至孩子小学毕业。如今,每当见到周哈斯,孩子都会甜甜地叫她一声“社工妈妈”。
在桃园社区,不管哪户居民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自己能够帮上忙,周哈斯一定不遗余力。从2007年进入社区工作以来,她工作成绩突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节假日加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我今年已经48岁了,能为老人和孩子提供贴心服务,吃再多的苦、流再多的汗也值得。”周哈斯说。(记者 杜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