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汇报会上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在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三难”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工商局广泛开展工商礼仪规范活动,要求工作人员做到严肃着装、注重仪表、举止文明、服务热情。大力推行“五不准”和“六个一”要求,严肃工作纪律,杜绝推诿扯皮、敷衍赛责、吃拿卡要行为发生。其次,在企业登记大厅安装了监控录像,每名工作人员工作台前安装了服务评价器,对服务情况随时进行监督。再次,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窗口部门,配备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人员,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方便。最后,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审一核制、限时办结制和“一口清”、“一笔清”等制度,企业办理相关事务由上级规定的1个月缩短为7个工作日,重要投资登记在手续完备的情况下即时办结。对提交注册登记材料不完善的,工作人员当场为其列清需要增补或修改的详细材料清单,尽可能缩短企业办事时间。
据悉,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工商局组建系统讲师团举办专题讲座80余次,培训工商执法人员1.2万人次。在机关开展“四个一”素质提升活动,为党员干部每人办理一张读书卡,每个月组织一次高层次论坛讲座,每周推荐一篇好文章,每半年开展一次读书研讨。此外,还开展“工商文明杯”规范化服务知识竞赛,在全系统营造学理论、钻业务、提能力、比贡献的浓厚氛围。 (内蒙古新闻网王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