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的加快,乌海市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以此为基础,乌海把富民摆在优先位置,财政蛋糕中最大的一块切向民生。据统计,近年来,全市民生和社会事业占财政支出比重逐年加大,2011年全市7成的财政收入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今年上半年,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高达31.82亿元,占该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8%。
民生和社会事业有了财政保障,乌海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转变惠民思路,改变以往简单送钱、送物、送温暖的救急和救济型惠民,而从体制上和机制上长久解决民生问题,变间接惠民为直接惠民,让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让百姓的幸福来得直接而持久。
安居、养老、就医不再愁根本上解除百姓的后顾之忧
乌海是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建设起来的工矿城市。开发之初建起的矿工住宅标准都较低,绝大多数早已超出使用年限。脏、乱、差的环境给居民的生活、孩子们的上学带来很多不便。
“十五”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乌海市下决心彻底解决矿区居民的安居问题。率先在自治区启动实施了惠及全市15万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据统计,截至目前,通过划拨土地、税费减免、配套设施等累计投入66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7.4万套,基本建成4.1万套,2.8万户棚户区居民和住房困难家庭喜迁新居。
为了使沉陷区和棚户区搬迁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根本改善,乌海市在搬迁安置小区都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便捷的医疗、社保等“一条龙”服务。
乌海市着力构建高水平的“全民社保”,通过实施“全民养老”、“全民医保”工程,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通过财政补助、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助的方式,资助3800多户”零参保”困难家庭解决了一人参加养老保险问题。还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帮助”五七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按照“全民医保”的目标,该市将接收的神华集团原两矿业公司在职及离退休人员4.8万人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将新型农区合作医疗与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433038人,基本实现了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不断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在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统筹的基础上又启动了普通门诊统筹,实行在银川等地医院的异地就医结算政策。
乌海市民生政策向困难群体倾斜,低保金、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等民生指标均居自治区前列。
治安、上学、吃菜、出行有保障幸福来得更直接
多年来,乌海市始终坚持“两个率先”:率先把乌海市打造成“西部最平安地区”,率先把乌海市打造成“科技防控城市”,经过不断努力,乌海市已被公安部、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市民的安全感不断提升。
社会面技防、道路交通技防、单位内部技防、社区技防、工业园区技防“五张网”建设,成为治安稳定的重要举措,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天罗地网。
自2011年春季开学,乌海实现了12年免费教育,2.6万名学生实现了上学不花钱,免费金额达2271.4万元。此外,乌海还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将民族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族语言授课学生,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免费教育。
为了解决民众长期反映的吃菜贵的问题,2011年,乌海市建成了数十个便民蔬菜直销店,让市民在家门口吃上便宜菜;政府主导实施的“放心早餐”工程,则让市民吃上了放心可口的早餐。三区间建成快速通道,原来近一个小时的路程现在15分钟左右就可到达。同时,增加公交线路,降低票价,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生活工作不在一个区已成为普遍现象。
城乡—体化、创业带动就业群众增收致富有保障
从2004年7月起,按照“转移、减少、集中、富裕”的思路,乌海市全面实施了城乡一体化战略,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建立了统一的乌海市居民户口管理制度,原来的农牧业人口在子女入学、入托、参军、复转军人安置、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完全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政策待遇。
近年来,乌海市在大力实施村居整合的同时,进行了农区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有益探索:推动农牧业向社会化投资、公司化经营发展,三次产业相融互促发展步入新阶段,农区居民在获得土地承包费后,还可获得一份工资性收入,保证了稳定增收。2011年,乌海市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86元,连续6年保持全区首位。如今在乌海,生活在农区,工作在城里已成为普遍现象。
乌海把扩大就业作为增收富民的关键之举,抓住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试点城市的契机,突出创业带动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乌海放宽和降低创业门槛,增加财政小额担保贷款资金,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和招用失业人员企业扶持力度。并建立创业培训体系,规划建设了9个创业孵化基地。通过一系列创业就业政策,有效地保证了就业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2011年达到22349元。(记者于海东通讯员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