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  >  辉煌内蒙古   
微博
Qzone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乌海:民生思路变百姓幸福多
 

 

  书城石韵 相映生辉

  这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煤城印象”正悄然被“文化之市”所取代。

  这是一座“兼容并蓄”的城市,因其移民文化与黄河文明的相契相融,它的“文化之光”正大放异彩。

  2008年9月,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首个中国书法城;

  2011年9月,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命名为中国硬笔书法名城;

  2012年8月30日,被中国赏石协会命名为中国赏石城……

  乌海,正进行着一场文化的崛起与突围!

  “这是一个文化奇迹!”一位网友这样评价。更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书不及安阳、地不产名石的乌海,怎能形成书石相映生辉的“文化现象”?

  也许,只有走近它,才能读懂它……

  双轮驱动 相映生辉

  “如果不是和乌海人近距离接触,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里的人们对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别有钟情!”2009年7月,一位来乌海采访的媒体记者这样写道。

  据不完全统计,在只有55万人口的城市中,乌海市常年习练书法的有上万人,随时可以拿出作品参加各级书法展的也有3000多人。截至目前,乌海市书法家协会已拥有会员1500多人,其中121人为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23人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有诗曾这样描述乌海:九曲黄河锦鲤跃,满城尽是染毫人。

  事实上,“中国书法城”落户乌海并非偶然,而是乌海特色文化特别是书法文化艺术发展的必然之举。

  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数万名建设者涌入这片荒漠。在这些建设者中,有不少书画爱好者,他们在乌海挥洒青春与汗水的同时,也在挥毫泼墨中寻找着自己的梦想与快乐。

  1993年,乌海市已有3000多人潜心研习书法;1994年,乌海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中国书法城”这一目标,并将“书法城”建设列入《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8年,乌海市政府再次发文,提出《乌海市创建书法城总体规划》……

  近年来,乌海市更是以2008年获评首个中国书法城为契机,频繁开展了多项高端书法交流活动,连续举办了5届以书法为主题的大型群众文化节庆活动。

  伴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乌海的赏石文化也在悄然兴起。

  与书法而言,乌海的赏石文化同样经历了民间发端、政府助推、社会参与、大众普及这样一个发展历程。

  从2000年开始,乌海赏石爱好者崭露头角,在全国赏石博览会上,10余人次获金奖和银奖。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乌海藏家玩家手中几乎拥有全国各地所有的奇石品种,价值达数亿元。近年来,乌海已举办大型观赏石博览会和各类赏石文化交流活动100余次,形成了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观赏石博览会。

  今年8月30日,乌海市正式被中国赏石协会授予“中国赏石城”。

  这也使得发端于民间的书法、赏石活动迅速提升为城市的主流文化,形成“书法文化”和“赏石文化”双轮驱动、相映成辉的良好局面,成为乌海市两张金质名片。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乌海市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踏着建设“文化大市”的节拍,乌海市提出了“文化惠民”战略,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事业发展助力。

  短短几年中,乌海市先后投入近30亿元,建成了文体中心、图书馆、科技馆、煤炭博物馆和8个主题公园。2010年,乌海市投资4亿多元开工建设了建筑面积为7.6万平方米的乌海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目前,乌海市共有镇办文化站2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102个,所有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

  如今,不管是漫步乌海街头,还是深入矿山企业,文化长廊、文化主题公园处处可寻,书画奇石交易市场时时可见。

  据不完全统计,乌海市目前已拥有各类书院、书画廊、奇石、仿古家具店铺50余家,年营业总收入超亿元。

  乌海的文化正从现象向产业转变。书画联展、奇石展览等已成为乌海市文化交流、商贸洽谈的载体和平台,吸引着更多的人了解乌海、认识乌海,并在乌海地区投资兴业。

  文化一旦成为生产力,它也必将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而长期的效应。

  乌海有玩石者十万之众,每年一届的大型石展,加之其所带动的住宿、餐饮、旅游等各方面消费,经济效益就更是不可估量。据约算,对地方GDP和利税贡献率均可达到5%以上。(特约记者郭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