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半”托管模式
据呼和浩特市人大科教文卫主任崔逢德介绍,呼和浩特市的小饭桌很具典型性。从旧城区北门到新城区鼓楼立交桥的距离仅为7.5公里,城区内的学校都集中于这一带,因为距离学校近,呼和浩特市的大部分学校自建校以来就从未有过管理学生食宿的功能。
“2000年初,大量投资者带着家室来呼和浩特市投资,周边旗县的很多农村家庭也带着孩子进城务工求学,有的家庭住在郊区孩子中午放学不能回家,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管理孩子,学校周边的这些小饭桌便应运而生。”崔逢德说。
西落凤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岳攀峰说:“近几年,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小饭桌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但开办小饭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家庭式的,空间小,通风性不好,餐饮卫生没有保证,只管吃住,学生的课后作业没人辅导。”
岳攀峰说,每天放学后,家长不能按时来接孩子,这段时间很多孩子会去动漫游戏厅、网吧等场所,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社区正好有场地,我早就有建立社区托管中心的想法。直到今年,‘四点半’托管中心开始托管孩子,没想到受到很多家长的欢迎。”
“四点半托管中心”自开办以来共接收辖区内70多名小学生。“不同于小饭桌的是,托管中心主要以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为主,孩子们来到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填写一张‘学生作业记录、完成情况登记表’。”托管中心负责人徐茂国说。
据了解,托管中心的老师负责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然后各科老师会按孩子的完成情况在登记表上进行打分,每月依据积分奖励他们各种玩具。孩子们很看重这个积分,也都极力表现赚积分,这种激励方式调动了很多孩子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