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城市新貌
满洲里口岸完善口岸服务设施,营造一流口岸通关环境。
2012年8月17日,是个重要的日子,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这与2002年满洲里被国家列为全国“大通关”试点口岸,仅隔10年。这10年,对于满洲里的历史长河来说只是白驹过隙的瞬间,但置身于时代大发展、大创新坐标上的满洲里人民,却在这历史的一个小小节点上生动演绎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构筑和谐、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奏响了“先行先试、率先崛起,关注民生、共享繁荣”的主旋律。
10年来,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产业、强基础、促和谐。10年来,满洲里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比翼齐飞”,区域经济平稳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加快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10年跨越,10年蝶变。现在,当我们面对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时候,记得———中国,向北看。
作为口岸城市,满洲里市以其特有的地理、资源、环境等条件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优势,在沿边开放的发展进程中积淀了雄厚的发展实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满洲里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结合口岸经济发展实际,对深化外向型经济、实现满洲里市科学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要坚持‘发展与惠民’主题,深入实施‘贸游立市、工业强市’和‘链接俄蒙、融入东北’战略,抓开发、促开放,稳增长、扩总量,惠民生、保和谐。”满洲里市委书记王伟用铿锵的话语回答了全国“大通关”试点口岸在新一轮竞争中如何向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进行的华丽嬗变。结合满洲里市实际,发展口岸外向型经济,满洲里人在打好“加快口岸通道建设、提升对外加工层次、优化商贸服务业结构、强力推进旅游会展业”这4张牌上下真功夫,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带动满洲里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繁荣。
如今,一组令人羡慕的数字,见证着满洲里经济一路高歌的脚步:2011年满洲里市工业经济大幅增长,完成投资56.9亿元,翻了两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7亿元,增长31.9%。扎赉诺尔煤业公司灵东矿年产500万吨原煤项目正式投产,全市原煤产量达到1400万吨,实现产值20.3亿元,分别增长41.1%和47.6%。达赉湖2x20万千瓦热电厂试运行。在建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达到20万千瓦。木材落地加工486.1万立方米,实现产值60.6亿元,分别增长38.6%和25%,精深加工比例达50%以上。满洲里口岸荣获中国十强进口木材口岸称号。争取国家边贸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7亿元。70家企业办理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3.4亿元。积极争取恢复了煤炭进口,矿粉、木材进口和矿产品、建材出口增长20%以上。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5亿美元,增长9.4%。
2011年,满洲里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4亿元,是2002年的7.6倍;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6亿元,是2002年的5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2亿元,是2002年的12.9倍;口岸过货量完成2660万吨,是2002年的2.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万元,是2002年的3.3倍……
将成绩投影在2002年到如今的3650个日夜,满洲里正行驶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快车道上。
推动跨越:狠抓贸游经济
“贸易和旅游是立市之基,它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这项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满洲里是中国的北大门,是口岸城市,是边贸城市,市委书记王伟质朴的话语将满洲里多年来加强贸游的工作思路描绘得清晰可见。
有通过能力才有继续发展的潜力,满洲里坚持“以服务促效能、以吨位树地位”的发展思路,确保全国最大陆路口岸地位不动摇,努力打造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向北开放的重要平台。完善国际航空港建设,实现对外开放;力促海航集团启动国际航线和东北亚航空中转基地建设;建设新国际货场,新国际货场保税(港)区,铁路国际货场投入使用;开工建设汽车专业货场、化工危险品储运货场和煤炭散装物料货场;完成公路口岸新旅检通关大楼建设,启动公路口岸查验设施建设和扩能工程,提高公路口岸通过能力;争取设立口岸综合保税区,进一步扩大口岸物流功能,对外开放深入实施,新国际货场宽、准轨调车编组场及集装箱办理站、快运作业区等4个铁道部投资项目全部竣工,电子口岸“一单两报”系统试运行。2011年,满洲里口岸过货量完成2660万吨,是2002年的2.7倍,是1992年的近10倍,成为走向全国,通向世界的“大口岸、大开放、大流通、大跨越”的现代化国际大通道。
满洲里把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传统服务业,构筑以满洲里市为节点,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的区域物流核心圈,在政策扶持、口岸环境和货物结构三个方面做文章。及时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坚持扶优扶强,不撒胡椒面,不搞普惠制,通过政策落实和环境改善吸引更多商家来满洲里开展业务。今年前8个月,满洲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23.5亿美元,同比增长0.4%,有经营业绩的外贸企业达到271家,同比增长12%。
满洲里把旅游业与对外贸易并列为“立市产业”,充分依托地缘优势,努力打造历史文化游、草原民俗风情游、俄罗斯异国出境游、自然生态游、冰雪文化会展游等独特旅游品牌,在做大做强旅游上,文化牌和节庆牌成为主打。通过“中国十大演出盛事颁奖晚会”、“中俄蒙国际旅游节”、“中俄蒙冰雪节和选美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满洲里努力打造以中俄蒙三国风情为主色调的旅游主题形象,树立匠心独具的口岸旅游品牌。满洲里旅游已从单一的外事接待向观光购物、休闲度假、购物娱乐、节庆活动、商业洽谈等各类活动相融合方向发展,旅游住宿餐饮业、旅游交通业、旅行服务业、旅游商贸业和旅游娱乐业等旅游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中从小到大,产业格局日益明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今年前8个月,旅游总人数达到448万人次,同比增长17.1%,旅游总收入达到27.4亿元,同比增长6.7%。持续提高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让满洲里的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达25.9%。
惠及民生:完善保障体系
满洲里始终把“惠民生”列为“发展方略”之一,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不断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扎实有效地开展。
满洲里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努力推进碧水蓝天工程、引水入市工程、多元投资、亿元绿化工程……今天的满洲里,新区建设全面展开,标准化学校、法检办公楼等项目有序推进;城市道路、供水供热管网基本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扎赉诺尔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经济适用住房工程、林业棚户区以及公租房工程让越来越多的人搬进了新家,告别了“冬天烧煤一身灰,夏天倒水一身泥”的生活。
仅2011年,满洲里民生事业投入就达到9.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3.9%。2011年,在这强有力的民生投入的保障下,有5295人有了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有1200人拿到了再就业小额贷款,开始了创业之路;享受低保的老百姓欣喜地发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原来提高了20%,环卫工人的工资比原来涨了300元,社区工作者的生活补贴人均提高了468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退休人员津补贴标准提高了;符合条件的“五七工”全部纳入了养老保险,社会困难群体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校舍安全加固工程顺利收尾了,职业教育在籍学生、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学费和教科书费免除了。满洲里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成为自治区首个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加强残疾人工作,获得“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荣誉。
今年,满洲里再次加大惠民力度,1至8月份,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累计达6.6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一半。继续启动实施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扎煤棚户区改造工程220栋楼房主体封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340元提高到460元,位居自治区前列;内大满洲里学院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其中100余名毕业生被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择优录取;全市1.3万余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免费乘坐公交车;三亚养老中心组建基本完成。满洲里先后荣获自治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城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一年一个样,十年换新貌!”的确,这里是创业创新的热土,这里蕴藏着深厚的奋斗精神,这里昭示着灿烂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又一座口岸新城,会在中国的北大门迅速崛起!(记者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