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东部一些地区的十面“霾”伏,在公众心头蒙上一层阴云。那么,今年开始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的首府城区情况如何?“我们还好,监测日均值显示,空气污染指数API最严重时为轻度污染,在全国120个重点监测城市里排名62至68位。”昨天,呼和浩特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王克玲站长告诉记者。
1月11日起,我国中东部的一些城市出现了严重雾霾,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陡然提升。健康危害较大、引发雾霾天气的“元凶”——细颗粒污染物即PM2.5再度成为热词。王克玲介绍,分布在呼和浩特市区的8个监测站点从2012年12月27日起运行,每小时都会对外发布监测数据。“今年1月11日至14日,呼市空气质量也有所下降,市区PM2.5浓度在部分时段高于每立方米75微克的二级标准限值,14日的数值为每立方米73微克至251微克,日均值处在轻度污染水平,但每天12时至16时会好一些。”她说,受城市热岛效应和周边城中村燃煤等污染影响,二环路周边的情况较差,糖厂、工大金川校区两个监测点的数值偏高,而位于市中心的小召监测点,大部分时段为“良”。
“受取暖燃煤的影响,近期PM2.5浓度峰值主要出现在20时至23时,7时至10时,太阳出来后气温回升,空气上浮,就像揭开了热锅盖,雾霾也会加重。”呼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监测室主任韩建红说,建议老人、小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在这些时段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一般人群也应避免剧烈的户外运动,严重时应配戴专用防护口罩。他介绍,公众可以登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官网(http://www.cnemc.cn/),点击进入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查询呼和浩特市区空气质量监测的各项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标,获取及时的健康指引和建议。(记者黄永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