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看法不一
对于打击黑车一事,首府市民看法不一。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我常常从网上看到,别的城市有黑车司机宰客,更严重的是黑车司机抢劫乘客,我觉得还是打正规的出租车比较好,应该严厉打击黑车,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
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在高峰时段出租车也是要拼车载客的,从这一点上看,出租车与黑车没什么区别,出租车只不过是多了一个运营资格罢了,但是现在出租车挑客、拒载的现象逐渐增多,让我们不得不选择乘坐黑车。我认为,对于黑车载客,不应该一味地打击,因为不少黑车司机正是因为经济困难才出来跑车的,而且这些黑车原本就是在道路上行驶的,如果可以有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来规范黑车市场,这样既管理了黑车,又不会增加首府交通压力,同时还方便了市民出行。”
市民赵先生说:“一味的打击黑车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强力打击之下仍保持强势增长,这说明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无法遏制的,正因为这种需求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满足,才有了所谓黑车市场的繁荣。黑车需要治理,但应该主要运用经济规律,主要通过矫正市场去治理。所以,针对黑车泛滥这一事实本身,政府的态度首先应该是反思。”
【建议】让状况好的黑车注册营运
针对黑车猖獗的现象,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红艳说:“根据目前呼和浩特市的现状来看,市区比较集中,街道窄、路口多,而车辆增长速度较快,造成了市区堵车现象的发生。黑车出现并屡禁不止,还是因为它有市场需求。我认为,要想彻底整治黑车,不能光靠运管部门的打击处理,这种方法只治标不治本。从现在的情况看,如果增加出租车数量,只能导致车流量加大、交通更加堵塞。现在,黑车大部分都是无业人员驾驶,我们可以效仿、借鉴其他城市的一些好方法,例如让手续齐全、车况良好、保险齐全的黑车在运管部门登记注册,让车主光明正大地进行营运。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市民打车难的现状,又可以更好地为城市节能减排,还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而对那些报废车、套牌车、手续不齐全的黑车,要加大打击处理力度。”
【链接】多城市推出区域性出租车
区域性出租车目前在上海、天津等地均已实现。2001年年初,上海在嘉定区首推区域性出租车。截至2010年年底,上海的区域性出租车企业已有19家,营运车辆约5000辆。据了解,2008年上海市有1700多个本市籍的黑车司机“弃黑投明”。在北京郊区县,也有各种区域性出租车的尝试,以解决区域打车难及黑车治理难的现状。(区域性出租车是指将准备进行营运的私家车按照车主所居住的区域在运管部门进行登记,待运管部门审核后准许营运的私家车。)(记者 陈瑛楠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