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航空运输枢纽 文·摄影/记者查娜
内蒙古航空枢纽变迁史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是我区航空运输枢纽,位于呼和浩特市东14.3公里处,建成于1958年10月1日。1991年12月1日,该机场成为航空口岸机场,并于1992年3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
随着航空业务量的增加,机场建成后到2005年,曾进行过3次扩建。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每次扩建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小规模的修修补补。2000年,机场第三次扩建,是按照旅客吞吐量90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510人次设计的。然而,随时内蒙古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到2005年,机场已经不能满足运输生产的需要,出现了超负荷运转现象。
奥运会前夕,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都机场主备降场之一,因此2005年机场进行了又一轮大规模扩建。此次扩建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飞行区达到4E级,可供波音747型等大型飞机起降,同时保证A380飞机备降,站坪总面积达到37.4万平方米,可供32架飞机同时停放。目前,呼和浩特白塔国际可以满足高峰时刻900人次/小时,年吞吐旅客量为300万人次。2012年,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共运送旅客5435287人次,保障运输航班55548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14891人次,日均货邮行155.1吨。
随着城市发展,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与周边地区规划的矛盾不断凸显,迁址的呼声一直不断。2012年10月29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第7次党政联席会议,同意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迁建。至此,关于机场迁建的讨论,终于尘埃落定。2012年11月8日,呼和浩特市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研究机场搬迁后对首府城市规划的影响及城东未来规划思路、轨道交通规划编制进展情况相关事宜。机场迁建工作提上了政府工作议程。今年4月25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机场迁址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