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为内蒙古添新绿】石拐区重披绿装再出发
 

  入春以来,包头市石拐区迎来了一批批扛锹植绿的人。

  4月27日,五当召红旗招展,当地500多名干部群众和包头日报社的记者、编辑挥锹营造公益祈福林,5000棵油松在此安家。

  5月4日,包头师范学院新闻系的200名大学生走进五当召,为教育成长林增添了第一抹新绿。

  ......

  五当召公益祈福林、教育成长林、爱情见证林、社会公益林、爱心记者林共同组成了该区5个义务植树板块。“将义务植树基地化、制度化是我们实施科学转型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不久,游客来五当召的路上将会是满目苍翠。”石拐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海峰满怀信心。

  石拐是蒙古语“什桂图”的音译,原意为“有森林的地方”。然而在经历了300年的煤矿开采后,石拐区被列进了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地区。为恢复生态,石拐区近年来做足了文章,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107万亩降低到如今的7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5.9%增长到如今的29.2%,名列包头市首位,并摘得了“全国绿色生态县”称号。

  建设新石拐,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指引下,石拐区决定以包石一级公路为主轴,依靠石拐新区、工业园区、五当召风景旅游区“三核”联动发展,走生态建设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五当召是我国喇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为将五当召风景旅游区打造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石拐区将在其周边实施投资5000多万元的高标准绿化工程和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当召天然油松、白桦林恢复保护项目等三个项目。围绕新区、旧城区、北部区,沿一级公路、包脑线、青五线主要道路推进实施“三区三线”林业生态工程,将使在建的新城绿色环绕,旧城区的棚户区、沉陷区生态逐步恢复,北部区被矿山企业破坏形成的创面得到生态修复。按照计划,石拐区将用8年的时间,投资84970万元,全面完成五大重点区域绿化任务,实现高标准的全覆盖。

  “五当召公益祈福林,是石拐区生态建设科学转型发展的起点,同时也是大青山生态保护区的一个眼。未来的石拐,761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被打造成为生态绿色核心区。”石拐区委书记雪松对绿色石拐满怀信心。(记者 吕学先)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留守老人
同局通办
向日葵宝贝
山里传来读书声
关爱留守儿童安全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220多项成果
大货“敞篷”行千里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