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如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是我区发展的基础所在。要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和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竞争能力。煤炭工业要围绕绿色、安全、高效发展的目标,在抓好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的同时,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巩固我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地位。电力工业要在加快现有机组技术改造的同时,严把准入门槛,新上项目采用大容量、高参数的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机组,并配套脱硫脱硝设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降耗水平。冶金工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优质高效产品,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43、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怎样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既是我区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要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一方面,做好煤基新兴产业文章,大力推进煤炭精深加工,加快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化工、煤电铝、煤机械、煤物流、煤环保、煤安全、煤信息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把煤的优势放大。另一方面,做好非煤新兴产业文章,加快培育发展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输变电设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扶持发展乘用车、新型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云计算)、节能环保等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新兴产业比重。
44、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如何做大做强畜牧业?
内蒙古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已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完全有条件做大做强。要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和推进畜牧业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畜牧业打造成为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坚持走产业化带动路子,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坚持走规模化经营路子,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建设一批优势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提高规模效益。坚持走品牌化引领路子,发挥绿色和特色优势,培育更多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高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45、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怎样加快发展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既要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又要抓好生活性服务业;既要抓好传统服务业,又要抓好现代服务业。特别要加快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引进拓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金融业;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搞好旅游策划、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旅游业,使这些产业与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相匹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适应。
46、内蒙古为什么要着力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内蒙古幅员辽阔,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独特,意义更加重要。
47、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间题有哪些?
目前,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发达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综合实力不够强、产业发展不够充分、县域发展不够平衡、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民生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发展的动力活力不强。县域这一层面仍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48、内蒙古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的切入点有哪些?
一是要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二是要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三是要围绕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四是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实施以扶贫攻坚为重点的各项民生工程。五是要围绕增强发展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六是要围绕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49、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状大县域经济的着力点有哪些?
要立足各自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重点,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努力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县域产业发展新格局。紧紧抓住重点企业这一龙头、投资和项目建设这一关键、产业园区这一载体,力争全区多数旗县至少打造一个营业收入超十亿元的龙头企业、一个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一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50、怎样在壮大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增加农牧民收入?
要稳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升农牧业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农牧业内部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乳肉、绒毛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设施农牧业和观光农牧业,大力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进一步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加快培育一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优质品牌。着力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在稳定农牧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
51、怎样在壮大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
要统筹推进县城、重点镇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突出县城这一重点,全力打造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县城,不断增强县城吸纳要素、承载产业、带动就业和集聚人口的能力。抓住重点镇这一节点,依托各自优势,建设一批矿产资源生产加工型、商贸流通型、文化旅游型、口岸加工贸易型城镇,充分发挥重点镇联结城乡、带动乡村的节点功能。突破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这一难点,深入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示范工程,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有序推进转移农牧民市民化,切实解决好进城农牧民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让他们与城镇居民同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真正融人城市。
52、内蒙古为什么要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既是现阶段我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的务实选择;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今后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既是保持我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53、当前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软肋表现在哪些方面?
目前,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企业规模、产业层次、市场化程度、区域平衡发展等方面,不仅与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与周边省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要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改革发展、富民强区的战略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破解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难题,挖掘非公有制经济的潜力,释放非公有制经济的能量,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54、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区下一步采取哪些措施?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放开投资领域,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体制障碍,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和行业都要对民间投资放开。降低创业门槛,创新出资方式、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允许延长出资期限、放开经营范围、鼓励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千方百计壮大市场主体。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中央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结合自治区实际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全面清理各种歧视性规定。还要创新金融服务、加大财政扶持、减轻税负负担、完善价格收费政策、加强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强化服务职能,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做大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提高质量,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和“三项示范工程”,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非公有制企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
55、自治区今年出台哪些政策措施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培育自治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我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若干规定(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其中,《规定》共分为7大类共70条政策措施,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56、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怎样进一步做大总量、提高质量,实现发展目标?
到2017年,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整体发展达到西部地区前列、全国中上游水平。
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做大总量、提高质量,要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千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以创业带就业工程、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中小企业发展工程“三项示范工程”,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优势非公有制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业务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加快开发区和各类园区建设,鼓励支持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入驻园区,推动非公有制企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品牌、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意识,增强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