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伦春自治旗博物馆。
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中心地带,座落着目前国内唯一一座反映鄂伦春狩猎文化的博物馆———鄂伦春自治旗博物馆。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当时只有一个400平方米的“鄂伦春狩猎文化”展厅。2001年鄂伦春自治旗建旗50周年之际,博物馆进行了全面改造、扩建。改扩建后的博物馆门前耸立着两座雕塑,一座为鄂伦春猎人骑马出猎的巨大雕塑,这是鄂伦春民族文化的象征;另一座为“升华———仙人柱”雕塑,其气势宏伟,寓意深刻,展现了鄂伦春民族的形象和特色。
博物馆内设有四个展厅。“兴安猎神———鄂伦春人的民族风采”是目前国内唯一全面反映鄂伦春狩猎文化的专题性展览,详实介绍了鄂伦春族的生产经济、生活方式、风俗礼仪、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情况。展出的皮包,由鄂伦春妇女利用动物皮毛的自然色泽,并经巧妙搭配对制而成。上面的图案错落有致,色彩协调明快,中间部位还用彩线绣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反映了鄂伦春妇女热爱生活以及勤劳质朴的审美心理。狍皮大衣,男式的结实耐用、简洁朴素,女士的华丽大方,制作精细。鄂伦春族的桦皮器皿是他们游猎生活的必备品,器皿上面的图案,既古朴浑厚,又蕴涵强烈的民族文化信息。
近现代鄂伦春族椭圆形压花桦皮箱。
“兴安之韵———模拟生态”,为生态文化模拟森林展。将鄂伦春自治旗的自然景观与动植物资源融为一体,生动地揭示了鄂伦春族的生活环境,生物的多样化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反映了自治旗境内的森林生态文化。展出了野鸭、雉鸡、狸猫等主要禽类和动物。
“马背天骄———拓跋鲜卑的历史足迹”,则是对拓跋鲜卑发展历史较为全面、完整的专题展览。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发祥兴安,林海为家;驰骋草原,盛乐开国;入主中原,兴繁中华。反映了拓跋鲜卑民族从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发源、南迁大泽、驰骋草原、入主中原的历史足迹。
“森林记忆”是鄂伦春自治旗博物馆全体职工集思广益、齐心协力自行创办的呼伦贝尔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主要展示了鄂伦春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桦皮工艺和服饰艺术等。“鄂伦春自治旗成就展览”,介绍了自治旗建旗以来的发展变化,展现了鄂伦春自治旗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各民族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曾多次荣获国家、自治区级和当地的各种先进荣誉称号。如今,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地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也是当地教育、娱乐、休闲的文化活动中心。(记者 章奎 通讯员 富永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