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不仅关系着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这就对扶贫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扶贫干部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如何提高这些素质?
一、扶贫干部应有的素质
(一)要有搞好扶贫开发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扶危济困、关怀弱势群体的传统美德。扶贫干部是政府专门从事扶贫开发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扶危济困是扶贫干部的本职工作,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搞好扶贫开发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使人民幸福富裕有尊严,实现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要在广大扶贫干部中开展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教育,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二)要密切联系群众,对贫困农牧民有真情实感。接触是相互了解的基础,熟悉是建立感情的条件。深入基层熟悉农牧民,坐在田间地头、炕头与农牧民促膝谈心,详细了解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是扶贫干部的基本功。扶贫干部要了解农牧民的真实情况,就要培养与农牧民的真实感情。只有与农牧民有感情,才能说话向着他们,办事想着他们,做到情为贫困群众所系,权为贫困群众所用,利为贫困群众所谋。要真正树立以贫困群众为本的理念,从贫困群众的角度谋利益、想问题、办事情。深入贫困地区认真调查研究,了解到深层次的东西,找出产生贫困的原因,才能工作有思路,并制定出消除贫困、发展生产的政策措施,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三)要有一定的农、牧、林、水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扶贫干部是扶贫项目的规划者、设计者、审批者、验收者。农村牧区的扶贫开发主要是搞农、牧、林、水等方面的建设项目。这就要求扶贫干部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及生产经营知识,同时能够找到相互之间关系,使项目资金投到关键处。
(四)要有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扶贫干部要有应用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解决农牧业生产发展制约的瓶颈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对重大科技发明的识别能力和使用积极性,推动扶贫开发落到实处。
(五)要懂得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扶贫开发有两个目标,一是使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以发展,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二是减少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扶贫到户首先在项目选择上要一家一户都能干,不求规模大,而是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还有一种扶贫到户的形式是实行工程自治资金直补制度。扶贫项目凡是群众能干的,就要让群众自己干。使贫困群众成为项目的设计者,施工者,受益者,保证农牧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也便于建成后的管理维护。这就要求扶贫干部设计扶贫项目,使用扶贫资金要以扶贫对象为主体,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参于项目选择、设计、建设的积极性。
二、提高广大扶贫干部的素质必须加强培训
一要注重工作中的经常性培训。有计划分专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既要有专业知识,也要有市场经济、金融、项目管理、财务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把培训学习作为提高扶贫干部素质的重要措施,并形成体系,长期坚持。
二要注重现场培训和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好的脱贫模式、产业模式、政策措施及技术路线等都可以选为案例,进行现场培训。扶贫工作面对贫困农牧民,很多先进做法和经验就是由贫困群众创造的。对扶贫干部经常进行现场培训,从而引领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三要注重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要组织干部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访贫问苦,培养对广大农牧民的真情实感。到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听取贫困群众的意见。扶贫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让贫困群众富起来,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贫困群众座谈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真诚、耐心,不要居高临下;要说群众听得懂的话,询问具体问题,不要官腔十足,讲大话套话;要真正关心贫困生产生活,不要摆架子做样子。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农牧民说真话讲实情。了解情况深入全面,才能把事情弄明白,制定的政策及项目管理办法才能抓住关键,堵塞漏洞,效果明显。
四要注重总结,加强宣传。扶贫干部到基层工作,都多写些收获体会,文章可长可短,但必须真实,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有实用价值。好的文章可发简报宣传,也可在培训会上做典型介绍。通过交流学习,有助于掌握更多情况,提高扶贫干部的整体素质。 (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 赵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