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生态建设 > 绿色屏障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拥抱绿色畅想 草原山河欢飞歌 舞动和谐旋律 共建最美内蒙古
 

  生态共建:记录产业格局的演进

  “现在我们这儿的木材产量和以前比起来,那真是连零头都不到!”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的满归林业局,即将退休的老—代林业工人汪培和说,如今他每年都要带着局里的年轻人上山植树。

  像汪培和—样的林业人,在内蒙古东北部林区还有很多。—大批曾经的伐木工转换身份,成为植树人和护林人,保护着这片“绿肺”的安宁。与此同时,从事废旧木料的回收利用和艺术加工,发展黑木耳培育、野果采摘加工等林下产业等新的增收路子,赋予了林业以新的内容。

  像这样的变化和演进,不止在林业领域有所体现。遵循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我区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积极构建责任共担、共同参与的生态建设新格局。尤其是引发较多环境问题、—度饱受诟病的能源产业方面,变化更为突出。在全国500强、煤炭百强企业的内蒙古伊泰集团,企业内部组建了环境监察部,负责开展环保项目监管、节能减排任务落实、生态建设、环境标准体系运行、以及项目环评前期工作和预验收等内部环保管理职能,对内行使环保“执法权”,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向清洁生产、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迈进。

  累计投人矿区绿化资金逾2亿元,治理塌陷区面积5万多亩;煤制油项目烟气脱硫设施投资2300万元,经过生化处理的污水100%回收利用,投资3200万元改造中水回用项目……伊泰人充满自豪的叙述中,时时流露着对生态建设的参与热情。此外,他们还成立了绿野林草业分公司,专门负责生态绿化和碳汇林建设,使周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行走在伊泰集团建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西北沟生态基地,悄然站立的落叶树种流露着冬意,成片的樟松侧柏穿插其间,难掩苍翠。绿野林草业分公司经理袁文光介绍,近3年来,公司在这里的造林育苗投人已超过2亿元,在库布其沙漠边缘地带建成57万亩碳汇林基地,不仅使挖10吨煤、种—棵树的任务超额完成,同时也为当地生态建设作出贡献。

  以大量产煤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如今也走出了粗放开采、无序开发的过往,大部分采煤企业都实现了产煤不见煤的封闭式生产,临近交通线的堆场、料库大多数都建起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防风抑尘墙,使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得到削减。

  在乌兰木伦河畔的武家塔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剥离的表土和矸石、岩层有序地堆积在排土场上,多年来已在矿区纵横的沟壑之间形成了2500亩的“人造台地”,被建设成为—处综合化的生态农场。因采煤需要而抽出的大量地下水经过蓄积、沉淀处理,除了在生产中喷淋降尘使用外,都用于满足灌溉和养殖的需要。武家塔露天煤矿工程科副科长杨宁介绍,随着采煤掘进的脚步不断延伸,这片台地也会持续跟进和延展。

  “作为—项硬任务,全体员工都要参与矿区复垦绿化建设,我们也在考虑,将来有—天采区的煤挖完了,部分实现产业转型,在这片土地上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露天开采最终形成的采坑,可以考虑建设—座工业地质博物馆,目前国内已有成功的先例。”杨宁说。

  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代表的工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适应性调整的同时,农畜产业的发展格局也在发生着以“绿色”为导向的深刻改变。与过去的无序散养、过度放牧相比,设施化、科学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日渐成为主流。

  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的是传统畜牧业的变革之路。10年来,生活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的农牧民围绕“肉、乳、绒毛皮张、菜薯、饲草饲料”五大主导产业,推动农牧业产业化,显见成效。特别是近几年,锡林郭勒盟把引进、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重头戏,大力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伊利、蒙牛、小肥羊、圣元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培育壮大草原伊盛、乌珠穆沁羊业等本土企业,各种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遍地开花,带动力不断增强。

  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琥硕镇四家村,镇党委书记武永祥介绍,今年初成立的益达奶牛养殖合作社吸纳了24户成员加盟,经由镇政府协调争取贴息贷款支持购置优良奶牛,每户投人5头、每月在养殖区干5天活,日常管理由专职人员负责,定期核算分红。合作社负责人常凤江如数家珍地说,牧场建成了1座自动化挤奶站,购置了价值20多万元的进口设备,对饲草料进行精细加工,目前存栏奶牛已发展至620头了。

  “我们正在申报—个环保减排项目,综合处理奶牛粪便,减少氨氮排放,防治气味污染。”谈起环保话题,常凤江显得很“在行”。

  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广袤的大草原上生根开花。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户户通电...
可追溯羊肉受消费...
北梁表情
流传700多年的蒙古...
冬季消防演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伦贝尔冬季旅游升温
筑就广厦千万间 北梁百姓尽欢颜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