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3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系列评论之二
回眸2013年,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当是,我区经济在“近年来少有的困难”面前,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交出了难能可贵的内蒙古答卷。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说,没有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切都是空话。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这是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也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前提。
2013年,全球经济总体低迷,我国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阶段,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我区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落实“8337”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困难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这样的结果,首先源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强政策调控和项目支撑,全力稳定经济增长。完善资源配置、建立产业发展资金、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增速回升、煤电油运先行指标稳定趋好的态势。正是抓住了稳工业、扩投资这两个关键环节,才会在危机中找到生机,形成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发展的步子铿锵有力,还得益于我区在稳增长的同时,不失时机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2013年,我区提出并全面落实“8337”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现代装备制造、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驶入快车道。
往深层次看,正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释放了我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过去的一年里,自治区大力简政放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带动私营企业投资热情高涨,利用外资和引进区外资金大幅增长。通过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民生投入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实践证明,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符合中央要求和我区实际,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坚决有力、富有成效。从回头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越是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始终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在机遇和挑战中送走2013年,又在机遇和挑战中迎来新的一年。展望2014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坚定信心,奋力进取,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发展质量会越来越高,发展道路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