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微信朋友圈集“赞”送礼靠谱吗?需谨慎务轻信
 

  “你去朋友圈找我的分享,一个蛋糕店的链接,点赞啊!免费给蛋糕的。”日前,呼和浩特市民胡女士向自己的微信好友发出求“赞”信息。很快,她就在微信朋友圈里“秀”出了已经领到的蛋糕照片,引来不少好友艳羡,纷纷表示也要加入这项集“赞”换礼品行动。

  眼下,类似的集“赞”之举,在众多的“圈”里人之间流传,据说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好友在自己发出的信息之下点“赞”,就能从商家那里免费领取一定数量的礼品,有的还价值不菲。类似的情况,究竟是商家的让利推广活动,还是一些虚假的噱头?

  据了解,不少人已经像胡女士和她的朋友们一样,尝到了集“赞”的甜头。供职于某家庭早教产品内蒙古营销部的乔女士告诉记者,前不久,她经朋友推荐,为首府一家室内儿童游乐场的商业推广集“赞”,在积满30个“赞”之后,获赠了一张活动年卡,可以在里面免费玩几个项目。“孩子到了游乐场,肯定不会只满足于那些免费内容,还要有更多的消费。商家的推广活动成本较低,既能聚人气,又能增加营业额,还是挺划算的。”乔女士说。

  然而,也有不少人在忙活一通后,大呼上当。4月8日下午,供职于某区直单位的赵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信息,为一个电器连锁企业集“赞”,称“赞”满28个即可领取一台价值298元的车载吸尘器。随后,她又发信息说这个活动是假的,提醒朋友们不要跟进。

  记者先后于4月8日、4月9日两次向一条据称是某电信运营商的集“赞”送手机活动的客服热线致电咨询,工作人员均表示正在核实,未就活动的真实性作出明示,建议先集“赞”等待。而致电该运营商的呼和浩特营业部时,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开展这样的活动。

  那么,类似的集“赞”送礼活动,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可信度到底怎样?记者采访了内蒙古东日律师事务所的王晓革律师。他介绍,首先应当确定信息的真实性,如果确定是由商家发出的,就可以视为一种合同上的要约行为,受合同法调整,只要消费者做到了所要求的事项,对于商家来说,就产生了履行承诺的合同责任。

  “大多数是送一些小礼物或优惠券等价值较低的赠品,产生纠纷的情况主要集中在解释权方面。”王晓革说,比如有些商家发现参与者太多,执行中就会在时间和数量方面作出附加限制,引起消费者不满,但由于涉及数额不大,多数都不了了之。

  他特别提醒,一些声称提供免费旅游、赠送价值较高的礼品推广等,明显超出商家打折促销范围,往往存在一定的欺诈性,如果轻信并参与其中,极有可能上当受骗,导致财产损失,或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最好不要“上钩”。(记者 黄永锐)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走转改大赛】好...
骑行倡环保
爱心义诊
春色满园
北梁贫困女童领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千棵大树进小城
春天里的“爱情故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