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一农民荒地造林20年成“亿万富翁”
内蒙古新闻网  14-04-17 17:22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  
 

  新建起的50栋温室。

  承包地合同到期遇纠纷

  20年间,卢俊植树造林投入了巨大资金,但收益甚微。期间,有铁路建设和高压线铁塔占用土地,也曾补偿过一部分资金,但他又把这笔钱投入到种树中。

  “每年要雇佣30多人对林地进行种植、浇水等养护工作,每年光养林费就得需要30多万元。”2014年,正当卢俊建起温室大棚,准备大张旗鼓地发展种养殖,靠这部分收益继续养护林地之时,没想到承包地4月1日到期之后却遇到了极大的烦恼,种养殖产业也搁置了。

  按照合同约定,承包人可继续承包土地,否则村小组要收回土地,应把土地上的种植成果估计折款补偿给承包人。随着近年来土地价值的升高,卢俊和村小组就继续承包土地的条件出现巨大分歧。

  据了解,近年来,卢俊承包的2000多亩荒地因合同是否有效、土地划界等问题与村小组打过4次官司,最终卢俊胜诉。

  官将村村长魏福旦说,村里有800多位村民,关于土地继续承包问题,村小组与卢俊进行过协商,并制定了10多套方案供双方参考,但双方分歧意见特大,均未谈成,甚至村民后来不同意让卢俊继续承包,要收回土地。

  “村民们的要求是索要林地内的20栋温室、3眼深井,树木在1年内自行处理,要收回大部分土地,最终我只保留70亩土地和30栋温室,这相当于我20年的心血拱手相让,我坚决不答应”,卢俊说,如果要出钱继续承包费土地,村民又要价太高,我很难接受。

  一边是土地是属于村集体,村民收回土地诉求合理;另一边是地上物属于个人,对于林木、温室、建筑这种特殊物品来说很难与土地分离。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双方还发生了冲突。4月6日,70多名村民进入卢俊的林地内,推倒了养殖基地700多米围墙和两栋育苗温室,造成损失30多万元,村民们要求收回土地。警方到达现场后也是束手无策。

  卢俊在建设起的一座大温室里,准备搞农家乐项目。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春到尼尔基
生态杏花节开幕
桃花源里说廉政
高高兴兴卖余粮
内蒙古:大规模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沙海造良田
植下—片绿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