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和林格尔:民生清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坚持一个“实”字,“三级联动”大接访,广开门路纳诤言

  “听说县委书记要接访,我今天来就是想见见吴书记,唠唠咱民办教师的难处……”。

  “老人家,您有啥困难,进屋慢慢说!”

  3月31日,吴志强将大红城乡70多岁的康玉生老人迎进信访接待室。

  “虽然县里的民办教师退职补助金已经兑现,可是我们这些老人看病、吃药开销大,政府能不能再给我们增加点退养费?”康玉生老人说,“当年国家教育资源不足,我们不计报酬把青春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我们的补贴再多一点儿就更好了。”

  吴志强详细记录了康玉生的来访诉求后说:“您的困难我都写在本儿上,更记在心里。当年我也是接受民办教育才成长起来的,您反映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需要上下联动解决。希望您给我们3个月的时间,让我们再做一些详细的调研,向上级提出建议。3个月后我们再把相关情况给您汇报,好不好?”

  “太好了,现在的领导是真办事、办实事啊!”

  整整一上午的接访中,吴志强与来访者逐一面谈,认真研究解决办法,以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赢得了来访者满意的笑容。

  其实在首个书记接访日之前的3月27日,和林格尔县就启动了大接访、解民忧活动,县委书记吴志强,县长张晓明、分管县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征集群众意见,现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当天就现场解决群众民生等问题22个,收到征集群众意见卡113份。

  “卢喜全,62岁,退休职工,残疾儿子离异,小孙子由卢喜全和老伴儿抚养,生活困难,回去协调相关部门,在政

  策范围内予以关注,明日答复。”在张晓明县长的“民情日志”里,密麻麻记满了他通过走访、接访收集到的一条条群众的期盼和诉求,张晓明在每一条后面给自己限定了解决期限。

  “事实上,从活动开展到现在,和林格尔县领导干部都按照分工分别走进县信访局、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接待群众来访。我们有访必接、立行立改,能当场解决的必须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责成相关部门限时解决,县里难以解决的,报上级部门解决,说明情况予以答复。”张晓明说。

  到3月底,和林格尔县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122批次,1213人次。其中,县委书记吴志强接待23批278人次;县长张晓明接待来访群众21批253人次,其余县领导接待78批682人次。同时,和林县委书记、县长还深入城关镇等地现场接待上访群众15批137人次。截止现在,认真梳理来访问题155件,已经办结83件,其余的72件已落实到责任单位,正在办理之中。

  “‘三级联动’大接访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地解决了群众往返信访难,责任部门效率低、信访事项办结难的实际困难。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重大事情不出县’的工作局面,使大量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多数信访群众吸附在当地,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张志茹说,“党员干部们掌握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民思想动态、村内主要矛盾等,为更好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并有针对性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依据。”

  落实一个“干”字,接通地气办实事,千方百计解民忧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能空对空,必须干实事、见实效,让群众得实惠。群众最大的期盼就是干部作风好办实事,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吴志强说,“在活动中,我们以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就医难、入学难等为重点,扎实推进‘六大工程’,全面落实‘十个全覆盖’。”

  大好春光,正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和林格尔县各单位、各部门心到基层问农事,深入包扶村镇、偏远山区为农民解决春耕难题,打通服务农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用上放心农资,学到科技知识。

  县农牧业局送科技、送政策、送服务、促增收,派出100余名科技人员深入各乡镇全程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县科技局深入各行政村、自然村按照农民需要组织科技培训,光培训种植大户就有200多名,发放各类科技资料1万多份。县供电局投资530万元加大农网建设力度,保障全县农民群众春耕备耕期间抗旱用电需求;总投资1600万元新建的巧什营35KV变电站进入施工阶段,将于5月投入使用。县供销社分组将33吨尿素、二铵、土豆专用肥送到村民家门口,平均每吨低于市场价200元。县兽医局派技术员上门为养殖户服务,光为和林县城关镇养殖户胡俊龙一人就挽回损失9万余元……

  “我们村离县城110多公里,坡大沟深,山高路险,以前春耕买农资那叫个难,得到山西省右玉县采买。今年省

  事多了,前几天县农牧业局送来了玉米和马铃薯种子,还派科技人员上门来测土配方。今天县供销社的人又把‘放心肥’送上门,每袋便宜10块钱不说,还省下了出去的盘缠路费,这有多少单位在给我们服务啊!”4月1日,羊群沟乡石咀子村村民孙华边说边小心地把化肥搬到自家的驴车上“变了变了,真变了,变好了!”

  边学边改、立行立改,无论是提高服务质量,还是解决突出问题,和林格尔县都让群众深切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和赞叹。活动开展以来,和林格尔县已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00多项:在全市率先启动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现了村村通电全覆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拿出129.6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216名,为1289名家庭困难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711万元;集中解决了一批“五七工”、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问题;分期分批解决了历年遗留下来的复转军人和2000年以前上级人事部门派遣到和林格尔县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安置问题;协调当地企业资助全县115名弱势儿童圆了上学梦;榆林城、舍必崖、西沟门、忽通兔4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免费供水,惠及83个自然村6.7万农民……

  “我们和林格尔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出的这张民生清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会按照群众的需求一件件办理下去,一条条续写下去……”吴志强说。

[责任编辑 刘俊霞 ]

春到尼尔基
生态杏花节开幕
桃花源里说廉政
高高兴兴卖余粮
内蒙古:大规模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沙海造良田
植下—片绿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